15个小游园将为市区添靓景
市区建设改造15 个小公园分布图
一座城市一座公园,城中有园、园中建城,城在园中、人在景中—— 这是市委书记陈建华提出的“公园城市”构想。按照该构想,除了笔架山、梧桐山等19 个大型公园构成“公园城市”的骨架,还将在市区新建、改造15 个小游园。
10 月29 日,小游园的新建和改造工程正式启动。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此次新建、改造的15个小游园分别位于新老城区,总建设面积约12 万平方米。其中,茶山公园、万联电脑城对面三角绿地、朱门亭绿地、红星路市党校门口人行道、火车站广场共5个小游园的建设将在世客会前完成。
据了解,15 个小游园建好后,市区可实现“500米见园”。
15个小游园布局均匀
城市小游园也叫游憩小绿地,是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德格尔说,人生的本质是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在现代城市中,这块“大地”更多的时候就是指公园。在公园的绿荫下享受阵阵凉风,与家人漫步在花径湖畔,和朋友坐在草地上畅谈……这些生活中柔软的片断,多因与公园“结缘”。
河源,被誉为“ 珠三角的后花园”。良好的生态和环境,也让我们对“诗意的栖息”有了更多的心理诉求。近几年,随着城市发展,人们期望“公园城市”的梦想能早日在城市建设的版图中变得鲜活。
出门见绿,步行不远就有公园 ——要实现这个梦想,除了已经布局的客家文化公园、恐龙文化公园等大型公园外,将街头绿地、道路绿廊和区域空地利用、串连起来,打造成小游园,也是重要的一环。
15 个小游园的规划也恰体现了这一点。市城管局副局长汪永华说,从空间布局上,15 个小游园均匀分布在新、老城区,可以有效地解决市区公园绿地分布不均的状况,满足市民休闲需要。它们建好后,市区将实现 “500米见园”。
小游园“个性”十足
小游园要怎么建?汪永华说,每个小游园都会各具特色,因地制宜,小中见大。
游园虽小,却也不能“ 千人一面”,它们都会各有“个性”。比如,火车站广场是我市的重要形象窗口,它将以广场中心的“南越王”赵佗雕塑为视觉中心,搭配气势恢弘的树阵与水景,充分展现“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城市形象;而位于万联电脑城对面的小绿地,靠近新丰江,与“亚洲第一高喷”近邻,又是东埔河景观带的“序曲”节点,因此它的设计颇见 “水”的柔媚,绿化力求小中见大,建筑小品则小巧精致;茶山公园的绿化改造则延续原有的林荫特色,设置了一些地形造景景观,营造出关于茶文化主题性的广场、构筑物以及茶种植观赏区域。
这些个性化的设计,并没有大肆动土破石,破坏各个小游园原有的自然风格,反而极为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汪永华说,此次小游园的改造,以植物造景为主,保留了各小游园内的所有乔木,仅对一些树形进行修整;各小游园通过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组团式种植,充分展示了动静结合、高低错落、虚实相生的自然之趣,实现“终年常绿、四季有花”。
市区将多15座“山”
“这些小游园建好后,市区就多了15 座‘山’啦。”汪永华笑着说,他们要在市区堆出15座“山”来。
堆“山”,其实就是人工制造高低起伏的堆筑地形以营造出生态空间。汪永华说,河源城山水环绕,但市区是平原,少山。而15 个小游园将小中见大,藉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自然山水风景摹拟于咫尺之间。
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将山川河流的微缩景观融于全园,将充分展现出河源的地形变化。这样一来,每个小游园都是一个高低起伏的自然生态景观,植物在地形上错落有致,显得生态而富有生机。
小游园设计尽量“便民”
作为游园,在设计建设时,市城管局也充分考虑了市民游玩时的休闲需要,有颇多人性化之处。
记者注意到,每个小游园虽然都以植物造景为主,但均配置了休息的桌椅,一些游园还增设了乒乓球桌、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械,或新建了避雨亭廊。此外,位于老城的上西塘公园旁有一所残疾智力学校,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周围残疾儿童的特殊使用需求,公共设施布置进行人性化处理,并专门为这些残疾儿童设置一些游乐设施。
一个细节是,小游园内新建的厕所,女厕位都会比男厕位多。网友 “游311”说,这也可以看出,设计者越来越考虑大家的现实需要了。
此外,据汪永华介绍,小游园在造景时,不但以能适应河源气候的树种和乡土树种为主,还搭配了很多木本花卉,这样不但能尽量节省经费,还可以产生很好的生态效益。
本报记者 蒋安春
15个小游园简介
按照15 个小游园在市区的分布及对城市景观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可以分为3 大类:即城市门户景观节点、城市核心景观节点、社区游园景观节点。本报兹为读者简要介绍这15个小游园。
城市门户景观
火车站广场火车站广场
位于站前路,占地面积约18000㎡。该游园将充分体现河源客家古邑的文化特色,充分展示后发河源的形象;绿地改造尽量保留现有乔木,丰富植物景观层次和色彩,对现有布局重新调整;保留现有停车场但应对停车场进行景观改造设计,将停车场与绿地相结合,避免停车场变为驾校训练场地。
红星路市党校门口人行道
市党校门口人行道改建为街头小游园,总占地面积约970㎡。该游园首先考虑人行交通需求,保障交通顺畅,考虑与道路斑马线的衔接;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石凳、垃圾桶等公共配套设施。
万联电脑城对面三角绿地
该绿地位于沿江路东埔河河口,占地面积约970㎡。因绿地面积小,绿化设计宜小中见大,建筑小品宜小巧精致,以游人使用舒适为准;作为新丰江滨河绿化的组成部分,绿化设计应与江景相协调;充分利用现有细叶榕为主要景观。
茶山公园绿化改造
茶山公园位于沿江路与大同路交界处,总占地面积约46000㎡,该公园改造将延续现有的欧式风格,体现后发河源的时代感,将强化主轴线,主入口位置往南移,罗马柱、水池与公园主大门在一条轴线上;铺装、道路格局尽量不要太大变化,增加公共休息场地500㎡ 和桌凳,增加避雨亭1 座;管理房、仓库、厕所、工具房、员工宿舍、茶座格局不变,室内外重新装饰;重新规划设计市一小对面的绿地,增加休憩公共设施。
朱门亭绿地朱门亭绿地
位于老城区河源大道南,占地面积约2650㎡,将利用现有地形高差,绿化种植应有地形起伏变化;广场设台阶时应配备无障碍通道;增加游乐设施、小型健身器材、桌凳、花架等公共设施。
城市核心景观
广梅汕家园围墙边绿地该绿地
位于站前路建设大道至如意街段,全长210 米,总占地面积约1240㎡。作为铁路公园的组成部分,充分融入铁路元素,将尽量保留现有乔木,调整部分植物种植设计,增加健身器材及休憩场地;整体设计遵循原始、朴素、自然原则,充分利用铁路原始材料,体现铁路特有文化内涵。
东华路国税及中国电信中间绿地该绿地
位于东华路,狭长型绿地呈南北走向,占地共约4670㎡。以休闲为主要功能的街头绿地小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公园内布置暂时休憩性设施。
源西派出所旁空地
该绿地占地面积约3000㎡,四周均为居住用地。要符合小区游园的设计原则。
东埔街道办事处旁绿地该绿地
为回迁安置点公共绿地,位于文昌路北,占地面积约 1500㎡,服务对象主要为该小区居民及周围住户。该游园将注意地形起伏变化,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布置儿童游乐设施、老年活动设施及健身步道。
上西塘公园
上西塘公园位于老城上星路与环城西路交界处,与鳄湖公园西门湖相连,占地约7000㎡。该公园将尽量保留现有乔木,增加植物色彩、层次和品种,丰富植物景观;保留现有公厕和舞台,重新布局园路、路灯、羽毛球场、兵乓球场、儿童游乐场、林下活动区、亭子;考虑公园旁边残疾智力学校残疾儿童的特殊使用需求,公共设施布置须人性化处理,并专门为这些残疾儿童设置一些游乐设施;做好与鳄湖公园的衔接,充分利用鳄湖公园的水景和周边景观。
宝源中学对面绿地
宝源中学对面绿地位于宝源路宝源中学对面,占地约2005㎡,将保留现有大叶榕1 株,以绿化为主,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保留原有建筑出入口;增加公共游乐设施、桌凳及小型广场。
社区游园景观
幸福小区游园
幸福小区原为回迁安置点,为开放性小区,规划有2 块公共绿地,共3000㎡。该小游园绿化以自然式布局为主,营造出起伏地形;植物配置应柔和、树形优美;2 块绿地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其中一块可设置羽毛球场、兵乓球桌、小广场等,另一块以儿童游乐区与老年活动区等为主。
红景花园小区游园
红景花园位于文明路武警支队对面,紧邻东埔河。该小区游园绿地占地面积约790㎡,主要服务对象为建行职工及周边居民,将保留现有兵乓球桌,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和休息桌凳。
新江二路南四巷西绿地
新江二路南四巷西120 号门前和169 号门前空地是因居民要求建设为公共绿地,占地分别为1210㎡和 420㎡。该游园将充分利用现有地形高差,与周围建筑相协调,增加健身步道和休憩桌凳等公共设施,并尽量保留现有细叶榕3株。
龟峰公园绿化改造
龟峰公园位于滨江大道,绿化改造占地面积为13000㎡。
上一篇:开发区内有人利用网络赌“******”一犯罪嫌疑人被抓
下一篇:秋风渐渐凉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