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华哥撰碑文网上求“板砖”中山塑像碑文掀网络古文风

本月29 日,我市将在当天奠基的客家文化公园举行孙中山先生塑像安奉仪式。资料图片

    《孙中山先生塑像百字碑记》(草稿):

    河源之域,龙川古壤。秦皇置县,将卒戍疆。中原士族,岭南发祥。国父先祖,明代南迁。紫金中坝,孙屋排乡。自闽入粤,基业始创。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客属恳亲,际会五洋。客家族群,世代祈昌。伟人中山,客家之光。缔造共和,新我旧邦。志其伟业,安奉塑像,扬我国光。——陈建华

百字碑文挂网求教

    11 月29 日,中山先生塑像将安奉在客家文化公园。11 月10 日一早,市委书记将亲笔撰写的孙中山塑像百字碑文草稿贴到公仆微博上,一时间引来河源网友的热烈围观。

    记者看到,《孙中山先生塑像百字碑记》全文共25 句,每句四言,恰好一百字。华哥在“微博”上说,这是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要“用一百字写两千年历史”,“欢迎大家的批评指正,请不吝指教”。“微博”透露,此碑文已请吕雷、邓刚、王鲁湘、谭元亨等文化名人作过修改,华哥还是希望网友们提出更加宝贵的修改意见。

    当日,河源民生论坛“焦点网谈”栏目即以《虚心华哥撰国父塑像百字碑文网上求斧正》为题,发起讨论(详见:http://bbs.hynews.org/thread-31833-1-1.html),不到1 天的时间回帖过百。而“华哥”也十分关心网友的讨论,两天时间内多次登陆 “微博”与网友讨论。

“鲜花”“板砖”齐飞

    市委书记发帖向网友求教,在网上引来一片叫好声。河源民生论坛网友“陆小安他哥”说:在网上征集网民对碑文的意见,即使华哥写的碑文不好,也说明他很虚心,而且善于利用民智,征集民意,是很不错的市领导。此观点代表了大多数网友围观此事的心情。

    对碑文草稿本身,网友“张三丰”评价到,百字碑文,两千年史,文字通顺,一气呵成,从两年前秦代名将赵佗,到国父孙中山,两位大人物与河源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更巧妙的是又将世客会引入进来,给人一种感觉——河源不仅山川秀美,更是人杰地灵,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但既然是找“板砖”,网友们也没那么客气。河源民生论坛网友“花香浓”认为,陈书记所作碑文还颇有文采,但文字太多。“花香浓”提出,为何一定要用到100 字呢?用更少的文字就说清孙先生跟河源的关系不更好吗?应不必牵强。该网友还对原文进行了 “缩编”贴了出来,不过马上有网友回帖否定,认为删减后达不到借机宣河源的目的,也说不尽 2000 年的历史。

    网友“雪心”建议将“缔造共和,新我旧邦”一句改为“缔造共和,兴我国邦”,把“新”改成“兴”。网友“hytongwe”建议将百字碑文以“客家族群,世代祈昌”结尾,使全文叙述更为顺畅。这一提议得到不少网友的呼应。

网络掀起古文风

    一篇百字碑文,似乎在河源本地网络上掀起了古文之风。一夜间,网友都成了“舞文弄墨”的高手,“之乎者也”起来。有从韵律上提修改意见的,如“雪心”、 “守法公民”等认为,碑记全篇都是押“ang”韵,但“源”和“迁”两个字却押了“an”韵,不太合适,建议进行修改,全部统一押“ang”韵。也有网友在个别字眼上较真,如 “新我旧邦”的“新”可否改成“兴” 字,“ 族群”的“ 群”字可否换成 “裔”字,等等。

    而“华哥”也非常关心网友的 “拍砖”,前昨两日多次登陆“微博” 与网友交流探讨。网友 “maotouying”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未以官方名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国的国父为孙中山或其他任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中国共产党在正式的场合或文书上提及孙中山时,通常使用的称号是“革命的先行者”,建议在碑文中慎用“国父”二字。

    对此,“华哥”表示言之有理,要慎用,请大家充分发表意见。有网友立即建议,广东中山市的城市形象定位是“伟人故里”,为谨慎、稳妥起见,把“国父先祖”易为“伟人先祖”。

    百字碑文最终将以何种面目示人?有了网友的热烈参与,也许不用等到11 月29 日塑像揭幕那天。但正如“湘江独郎”所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他很认真地呼吁,眼看世客会要来了,大家再不尽快帮华哥整好碑文,届时就来不及了。

本报记者 张安定

 






上一篇:一伙瘾君子潜入乡镇专抢妇女金首饰派出所民警抓现行
下一篇:麻将馆扰人梦店家强买强卖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