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单车穿城揽胜 桥上喷泉添新景
骑着单车逛“绿城”
原帖内容:本报以《百姓从“五路一桥”中直接获利》为题进行报道,文化广场被一条“棕红色”的沥青小道贯穿,一直延伸到东源县城方向,这条长5 公里的非机动车道,畔江穿绿而行,周边风光旖旎,在上面踩单车的美妙感觉,只有亲身体验才能领会。去年开始,新建城市道路被要求同步建设自行车道,多条已经开工了的市政道路为此更改了设计。目前已建成自行车道总长度达到28.2 公里,世客会前全部通车。
(发帖网友:“我是索额图”)
网友拍砖:
自从河源有了专门的自行车道后,这两天就在考虑买辆自行车来骑,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省了车费,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网友“依依”
这个稿子做得很好,非常贴近民生,抓住了世客会给市民带来的变化,真正反映了百姓身边的变化,媒体应该多多报道这样的事情。做了世客“惠”给百姓带来的经济利益、出行方便之类的报道后,还可以报道一下世客“惠”的华侨情得到增加,市民的文化意识得到提高了。
——网友“江湖倦客”
第23 届世客会开幕在即,河源已经准备好了!3 天盛会,两年准备。显然河源并不单是为了举办世客会而办世客会。盛宴总会散去,河源人将从这场天下客家人的大型“派对”中得到哪些实惠?河源晚报推出了大型系列报道《世客“惠”》,深入槎城百姓中听普通百姓解答世客会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实惠,这个报道很好。
——网友“神鬼传奇”
世客会促进河源发展
原帖内容:世界客属第23 届恳亲大会即将开幕,它究竟能为河源人民带来什么呢?能促进河源招商引资,能帮助河源提升城市综合水平,进一步推广河源旅游资源,不过有多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还是个未知数。
(发帖网友:新闻电瓶车)
网友拍砖:
举办世客会主要是弘扬客家精神,增进海内外客家人的团结,促进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这就是最基本的实惠。
——网友“无事不生非”
事实上,为举办这次世客会,河源还是花了不少气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市容市貌,这些都是民生工程。
——网友“四面楚戈”
确立河源客家古邑地位,带动城市建设,凝聚民心民力;同时,也检阅河源的城市综合接待能力。
——网友“三缺浪人”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市民来说,五路一桥修好后,出行更加方便了,这就是最大的实惠。
——网友“冷落清秋”
不管举办世客会最后结果怎么样,起码今年河源市政建设和公共设施有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河源市委市政府倡导人文建设,给群众带来了实惠,是有目共睹的。
——网友“河之源”
珠河桥喷泉试喷
原帖内容:23 日晚上8 时50 分左右,珠河大桥水景工程进行了试喷,两条长约240 米的水帘将大桥装饰得美轮美奂。据了解,河源的珠河桥将是全国首个喷泉大桥,这套喷泉被安装在珠河大桥的两侧,它可以直接从桥下的新丰江取水并喷涌而出,大桥的两边装有 6000 多个喷嘴,喷泉设计100 种不同的喷涌方式跟不同颜色的射灯,迎接前来参加世界客属第23 届恳亲大会的各位宾客,珠河大桥水景工程也将成为客家河源的一个旅游新景。
(发帖网友:“夏雨”)
网友拍砖:
太棒了,河源变得更加漂亮了,生活在河源觉得越来越幸福了。
——网友“lisalike”
现在还只是调试阶段,相信等调试好后,喷泉效果会更加好看,加上不远处的高喷相映,河源的城市夜景更迷人了。
——网友“ALANFU”
河源有这种景观已经非常满足了,作为河源人我感到骄傲,这座城市更加美丽,自己的小家也更加温馨。
——网友“天涯如魅”
朱许龙 整理
上一篇:理来我网
下一篇:未来几天我市天气晴好早晚清凉 有利于世客会的举办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