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批重点项目竣工丰硕成果迎世客会惠泽河源百姓
11 月26 日,我市21 个迎世客会项目竣工庆典在粤赣高速公路河源互通立交出口处隆重举行。本报记者 谭兴孚 摄
本报讯(记者 谢素德)河源举全市之力,以最高规格迎接世客会和世界客属齐聚河源。26 日,我市21 个迎世客会项目举行竣工庆典,陈建华、刘小华等市领导,以及基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劳模代表、市民代表一起见证了这一精彩时刻。
陈建华说,2008 年,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央和省委作出了 “ 扩内需,保增长”的决策。我市实施反经济周期操作,实施财政金融“ 双扩张”,组织和引导资金投向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高新产业,此次竣工剪彩的21 个迎世客会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河源在一轮经济周期中实现了两轮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陈建华表示,世客会工程是民心工程,更是河源崛起的基础工程,这一批项目对河源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刘小华说,市委、市政府按照“办一届高水平的世客会”的目标要求,总投资30 多亿元,着手建设了包括市政建设项目、城市建设项目、景区景点项目、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新兴产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等六大类迎世客会项目。这批项目投资大、建设快、水平高,项目的建成极大美化了我市的城市环境,极大提升了我市的发展优势,极大鼓舞了我市各级各部门敢于打硬仗、善于打硬仗的信心和决心。
另讯:继北京汉能等太阳能光伏项目落户河源后,我市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又传喜讯。26 日,市政府与深圳市恒泰豪实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约,首期投资60 亿元,年产能超百亿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落户我市。据悉,该项目主要生产太阳能多晶硅片铸锭与切片,项目在交地之日起15 个月内投产,投产3 年内实现年产值100 亿元以上,年税收10亿元以上。
市政建设类 五路一桥拓展城市空间
五路纵贯市区,一桥拓架南北!迎客大道、滨江大道、万绿湖大道、西环路、东江西路及珠河大桥扩建工程竣工通车,标志着市区“六纵十三横”大路网体系的逐渐形成,它不仅大大改善市区的交通环境,也将进一步拓展市区发展空间。
新建成的粤赣高速公路河源互通立交出口,独具特色的“中国红”出口门楼,双向8 车道蔚为壮观;而作为我市中心城区干线路网“六纵十三横”中重要一“横”的迎客大道,双向6 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也已成为我市展示形象的新窗口和对外联络的新门面。
在建设滨江大道及珠河大桥时,保护了原有的一批古树和河源老八景之一的“叮当山”,使滨江大道与沿线江岸、山体、古塔、古树、绿地、桥梁有机组合,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它的建成,既打通了新、老城区与市高新区的交通联系,减少了河源大道的交通压力,又拉动老城区东堤路经济带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城市品位,优化了城市空间结构。如今,行车在珠河大桥,绿化带将新、旧桥隔成了双向6 车道,宽敞的桥面使来往车辆井然有序。
西环路一期工程的竣工通车,缩短了市区与万绿湖景区、桂山景区的距离,缓解了 205国道的交通压力,不仅给我市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盘活了市区西片区土地,对市区西片区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东江西路是连接市区和东源县城的一条景观大道,东江西路的建成通车,完善了市区新城区内部交通环境,强化了区内与外部交通的联系,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新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建设 城市基础建设扮靓槎城
一束束水流从桥的两边喷泻而出,又注入新丰江奔向远方……改造后的珠河新桥彩色水景十分壮观,连绵不断的银色水帘与高喷相互映衬,在江面形成一幅绚丽的图案。
珠河桥水景工程不仅使珠河桥更加光彩夺目,也让槎城的夜景更加亮丽。而让河源这座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除了珠河新桥及彩色水景外,还有客家古邑风情浮雕、市区城市防洪减灾工程黄沙段、恐龙梦幻世界雕塑、河源文化广场体育休闲新区以及东埔河综合整治工程等城市基础建设项目。这批项目的建成,让河源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无限活力,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客家古邑风情浮雕是为迎接世客会、增强城市客家文化底蕴的又一个文化精品工程。它以反映客家民俗民风为主要内容,通过艺术作品让市民和游客了解、探秘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
集全社会之力进行了为期2 年的综合整治后,如今的东埔河“水清、河洁、路畅、灯亮、树绿”,成为了我市休闲的一个新亮点。新建的文化广场体育休闲区与客家文化堤廊相连,增设了7 个网球场、3 个羽毛球场、2 个气排球场、1 个门球场、3 个儿童游乐场,并设有全民健身路径和一条贯穿文化广场与客家文化堤廊、长3 公里、宽2 米的自行车道,让市民多了一个休闲锻炼好去处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市体育设施的标准。
景区景点类 优秀旅游城市再添新活力
为了迎接世客会的到来,造福民生,我市投入巨资新建或升级改造了龙川佗城、东源新港客家风情小镇等5 个景区景点。这些项目以其浓郁的客家风情和客家文化历史韵味,将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加难忘的美的享受,进一步提升我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文化品位、档次和服务水平,促进我市旅游产业的展翅高飞。
新港客家风情小镇青砖灰瓦、古色古香,充满客家文化元素,给人以古朴清新的感觉,充分展示了客家古邑的独特魅力;万绿湖旅游码头改造升级后,其景观、台阶、堤坝及船艇全部更新,平台更宽更美,极大地改善了我市的旅游环境,也极大地提升了万绿湖旅游风景区的景观水平。
苏家围客家乡村旅游区提升改造项目竣工,为东源乃至全市的客家文化发展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由此形成的以苏家围——阮啸仙故居——黄龙岩为代表的文化景区格局与万绿湖风景区为代表的生态景区遥相呼应,把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客家风情与优美的生态紧密结合,展现出“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独特魅力。
作为研究岭南文化和客家文化以及海内外客家人寻根问祖不可多得之地,龙川佗城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全面升级改造,让这座千年古城再现古代繁华的风貌。
林寨古村落旅游区在原有古建筑群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完善了路网水系的古村落辅以生态农业观光景点和乡村休闲式康乐活动设施,将成为和平做大做强旅游业的另一张王牌。
社会事业类 四项目竣工提升城市品位
市恐龙博物馆、市中医院新院、市委党校教研大楼等一批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投入使用, 标志着河源这座城市的公用设施进一步完备, 既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又能提升城市的品位。
市恐龙博物馆暨恐龙梦幻世界雕塑群充分结合利用河源的这一世界级的恐龙文化资源,把恐龙文化资源与恐龙文化旅游项目结合起来,是世客会广大嘉宾参观的景区景点之一。恐龙梦幻世界雕塑群由市政府投资400 万元兴建,它讲述了一个叫“元元”的河源恐龙从诞生、长大,到历经无数艰险而志向弥坚的寻母故事。世客会结束后,这两个项目将成为我市旅游的新亮点,向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展现河源恐龙文化魅力。
新建成的市中医院新院是按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省级中医名院标准建设,新院建成投入使用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该院落后的医疗状况。在世客会期间,市中医院新院将承担一部分医疗服务保障等任务,为与会嘉宾提供贴心的医疗服务。随着该院医疗条件的改善,该院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热忱为广大百姓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世客会期间,市委党校承担着研讨、住宿等任务,将为广大与会嘉宾提供一流的学术研讨场所。世客会后,教研楼也将承担更多的干部培训等任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市不同部门、不同层面、不同类型干部的培训需要。
新兴产业类 特灵通年产手机将破千万部
作为迎接第23 届世客会的新兴产业项目,河源特灵通科技工业园举行了落成庆典。这不仅是特灵通公司积极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勇于创新,勇于开拓,构建手机产业发展新格局的举措,也将为河源发展“四新”产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据悉,特灵通现有员工1000 多人,拥有蓝天自主手机品牌,明年,河源特灵通将实现年产1000 万部手机的目标。
现代服务业类 广百新一城河源购物广场开业
广百新一城河源购物广场的盛大开业,让河源市民又多了一个购物、休闲的好去处。它的建成开业,为世客会送上了一份厚礼,也将满足前来河源的嘉宾和游客购买高档消费品的需求。
该购物广场位于市区建设大道与大同路的交会处这一繁华商业路段, 它致力于打造粤东北区域的首个地标式商业名片, 重塑河源的城市形象,提升河源的城市水平, 引领河源的消费时尚, 加快河源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商贸业的发展。(相关配图在下一页,请点击“下一页”)
[next]
丰硕成果迎世客 重点项目惠民生
新港客家风情街小镇
万绿湖码头
万绿湖大道
东埔河整治工程
客家古邑风情浮雕
西环路一期
迎客大道
粤赣高速河源出入口
特灵通科技园
广百新一城河源购物广场
河源市委党校
东江西路堤防景观工程
东江西路
文化广场体育休闲区
珠河桥新桥
滨江大道
河源市中医院
恐龙博物馆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