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客属代表挥毫写下“我爱万绿湖”五个大字赞美万绿湖

    昨天上午,各客属团体的特邀嘉宾、团长、专家学者、客属代表前往万绿湖旅游观光。本报记者 谭兴孚 胡青松 摄

    本报讯(记者 张安定 黄晓晴)昨天,前来参加第23 届世客会的嘉宾参观游览河源的风景名胜,现场感受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风采。

    旅游观光共分六条线路,囊括了河源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胜景。嘉宾们分组参观了万绿湖、林寨古村、佗城、苏家围、恐龙博物馆等地。尽管一路风尘,但众人兴致盎然,惊叹万绿湖的湖光山色,被悠久的客家历史文化所吸引。

    天公作美,天气晴好。在万绿湖,当看到碧波荡漾、晶莹清澈的湖水时,嘉宾们不禁连连感叹。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杜熊文告诉记者,万绿湖是人间仙境,像广东这么发达的地方,很难看得到这么绿的一湖水,所以我觉得这是个很宝贵的地方,是河源人民的资源,也是广东宝贵的资源,也是人类的财富。

    离船上岸,嘉宾挥毫题字,抒发对万绿湖的赞美之情。写下了 “我爱万绿湖”五个大字后,广州客属代表团团长罗兆荣说,万绿湖的美令人惊叹,这五个字是我的心里话。

    林寨古村落是旅游观光中专家组的一站。响亮而浑厚的锣鼓声,是淳朴的村民们专为迎接古村修缮后的第一批客人而敲响的。 100 多位客家学术界专家学者们还没从鼓声中回过神来,马上又被眼前的舞龙、舞金鱼等民俗表演所吸引,纷纷拿起相机。客家民俗有着独特的风情,武汉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孙君恒教授说。自林寨之旅开始后,孙教授一直都拿着相机拍个不停。

    专家学者们参观了下镇当铺、司马第、大夫第、颍川旧家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四角楼。屏风牌匾、镂雕木刻,美轮美奂,栩栩如生。一些围屋里,具有客家特色的榨粉机、饼印、花轿等摆放在四角楼内,还原了客家人的传统生活场景。中山大学教授张荣芳认为,这一做法使得古建筑群自然景观与客家文化相得益彰,也充分体现了古村群众对文物保护的支持。

    佗城是千年古邑,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人文景点。学宫前,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进行得如火如荼,修葺一新的佗城影剧院里,杂技与木偶表演让嘉宾们流连忘返。

    南越王庙、越王井、学宫、考棚是嘉宾们参观的重点,佗城的深厚历史文化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泰国客属代表团团长陈晋尧说,佗城很了不起,你看这孔庙(学宫)规格很好,证明河源地区自古崇文重教,这是客家人的传统美德,我看到它有一种文化的认同感。

    河源古邑文化传承千年,万绿湖风光美不胜收。时间虽短,嘉宾们却兴致盎然,向记者表达了对主办方的感谢。






上一篇:客属代表昨参观河源恐龙博物馆“九龙组合”让人震撼
下一篇:“焕然一新是最糟糕的”专家们为保护客家四角楼献策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