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老人自幼爱画画 离休20年来创作200多幅书画作品
丘世忠老人的早期作品。
不少老年人退休后,因找不到寄托,精神上难免有些空虚,可是今年已是80 岁的丘世忠老人,退休的20 年里依靠写写画画,日子过得丰富多彩。昨日上午,记者见到丘世忠老人时,他正在源城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跟一群老年朋友谈天说地, 非常惬意。
“小时候的画画,是我的一种爱好,年青时的画画,是为了养活一家老小, 离休后现在的画画, 是为了修身养性, 安享晚年。”今年已是80 岁高龄的丘老如是说。细细谈来,记者不禁为老人的画画情缘所感动。
自幼与画画结缘
说起与画画结缘,这就与他的家族有关。丘世忠的祖父是河源县城有名的秀才,也是一方绅士,家里收藏了很多字画。受家里传统文化的熏陶,他自小对画画表现出特殊的爱好,10 岁就开始崭露头角。由于画画,他之后到粤赣湘边纵队东江公学宣传队工作,解放后又在一家中学教画画,这直到1957 年被错误打成右派。
1958 年他作为右派分子被送到青海劳教。说起这段经历,老人记忆犹新。青海荒无人烟、到处冰天雪地,刚开始去的时候,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 没有吃的,一顿只有一个小馒头大小的青稞面团子,一口就吃掉了,经常饿肚子。他个子虽高,然而身子骨儿相当单薄,因他会画画,又会拉琴,管教干部没有让他参加体力劳动,而是抽调他到办公室当文书,业余时间画画,聊解寂寞。
街头卖画养活一家
1962 年,他回到河源,虽然脱掉了“右派”帽子,但是没有职业,他除了画画、卖画外,还学会了油漆,平时兼做些苦力活计儿。1968 年, 国内又风云突变,他又被当成“黑五类分子”、 “坏家伙”,一家老小被下放到东源曾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曾田耕田少, 家里人多, 粮食少,一家人时不时挨饿。在农闲时间,他走街串户帮附近的村民写对联、打短工赚点钱,以解燃眉之急。
1974 年倒流回城后,由于没有正当职业, 他尝试在街头卖画。开始是在纸上作画,考虑到要裱画成本过大,他就尝试用布画,当时一幅国画卖二十块钱、三十块钱不等,生意还不错。以后,受广州、惠州等地影响,广告画开始在槎城流行,他无师自通学会了制作广告画。当时河源号称有“八大公司” ,百货公司、副食公司、五金公司、纺织品公司等,他都帮这些公司做过广告。直到1979 年他被平反,落实政策复职到源城区一中教学,这才结束了长达5 年之久街头卖画的生涯。
1958 年至1979 年,21 年的劫难,依靠画画,他坚持了下来。他说,真没想到,画画虽然是一种人生爱好,到头来却养活了一家老小。
年老画画修身养性
1990 年丘世忠办了离休手续。离休后,由于过去有书画的基础,所以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进行书画创作。画累了写累了,就拉小提琴,小提琴优美的旋律让他忘记了疲劳,然后再坐下来继续绘画,晚年生活过得充实而愉快。
丘世忠老人离休20 年来,先后创作书画作品200 多幅,不少作品还参加了展览,现在他又加入了广东省老年书画协会。丘世忠老人说他画画不图名, 不求利,也不在乎获奖,主要在于修身养性,以画画写字来调理自己的心情,安度晚年。另外,通过书画还可结交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使晚年生活过得更有意义。
本报记者 张涛
网友报料详见河源民生论坛: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64363&extra=page%3D4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