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咱河源人要吃萝卜粄
昨日下午,老城公园市场旁的潘克识早餐店就开始忙碌着准备今天要卖的萝卜粄了。河源人过冬至,较为传统的习俗就是吃萝卜粄。早餐店老板李素梅说,冬至当天,每年都要卖掉几千个萝卜粄,为了满足需求,昨天下午开始就已经全家动员,晚上都要通宵做萝卜粄。本报记者谭兴孚摄
萝卜粄是客家人冬至必不可少的特色小吃。本报记者 谭兴孚
本报讯(记者 罗军) 今天是冬至,在河源有句俗语叫“冬大过年”,意思是过冬至比过年还重要。在这一天,不论是在城里还是乡下,每家都会买鸡、鸭和猪肉,做萝卜粄吃,还要祭祖,很隆重。冬至前一天,记者寻访了槎城各个角落里,关于冬至的记忆。
冬至前夕萝卜粄俏销
昨日上午10 时许, 老城公园市场旁的潘克识早餐店, 香港人卢容英正在店里吃萝卜粄, 不时竖起大拇指, 连称好吃。他并不知道, 这些萝卜粄是河源客家人过冬至时必吃的小吃。因为就到冬至, 萝卜粄十分抢手,早餐店里的1000 多个萝卜粄很快被抢购一空, 卖萝卜粄的老板只好现做现卖。
“才十点钟,怎么那么快卖完了?”记者问。“要过冬了嘛,大家都会买萝卜粄,需求很大。我凌晨三点就起床做萝卜粄了,比平时多做了两三倍的萝卜粄,没想到还是不够卖。”老板李素梅说, 冬至当日, 买的人会更多, 估计能卖掉几千个,为了做出足够多的粄, 家人全部出动,通宵做萝卜粄。“每年冬至都是这样,做出来的萝卜粄都不够卖。”
冬至当天必吃萝卜粄
河源人过冬至,较为传统的习俗就是吃萝卜粄。萝卜粄是用糯米粉擀制的,主馅则由炒熟后的萝卜、虾米组成,辅料为鱿鱼丝、豆腐皮、冬菇、炸肉渣等,可以煮着吃、蒸着吃,也可以煎着吃。热气腾腾的萝卜粄,咬上一口,皮薄肉厚,满口飘香。
李素梅说,以前,每年到了冬至这天,河源人家家户户都会做萝卜粄吃,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不再自己动手做了,纷纷到外面买回家吃。“每年冬至,我们都会做萝卜粄,除了拿来卖之外自己也会吃,这个习俗不会丢。”
冬至有“进补”习俗
昨日,在市区新丰江电厂职工宿舍区居住的钟先生一早就到市场上买了一些萝卜粄和菜回家, 为午饭忙碌起来。钟先生说,冬至是比过年还要隆重的节日。“到了冬至日,每家都会买鸡、鸭和猪肉,做萝卜粄吃,还要祭祖,很隆重。”他说,小时候大家都很期待冬至日的到来,因为那一天可以吃到好吃的,和过年一样开心。
钟先生说,以前过冬至他们家里都有自己做萝卜粄吃的习惯,现在生活改善了加之子女都参加工作了,没有时间做,只能在外面买了。
据介绍,在河源,人们过冬至时有“ 进补” 的习俗, 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杀鸡宰鸭,张罗一顿丰盛味美、营养价值高的美食,以进补身体。同时,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祭祖时,家家磨粉成团,以肉、菜为馅,或把湿米团用木模印成圆形蒸熟, 作为祀先祭社之品, 名叫 “冬至团”,表达缅怀先祖及合家团圆之意。此外,一些人还会选择在这一天酿酒。
重视冬至由来已久
冬至俗称“ 冬节”、“ 长至节”、“亚岁”等。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 月21 日至23 日之间。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