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和平县古寨镇护林员肖胜添成为村民们眼中贴心“119”

肖胜添在山林里穿梭

      在和平县古寨镇的山林里,经常能见到一名身穿橙色消防服,头戴消防帽的护林员,他名叫肖胜添。自1989 年成为护林员始,他便把青山当成自己的“家”,把山上的树当成“亲人”,哪里有山火,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护林“119”。

青山是他的“战场”

      今年54 岁的肖胜添早年参过军,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三等功。退伍后在家务农,承包了生产队的300 多亩荒山植树造林。1989 年1 月,他成为了古寨镇的一名护林员。从此,家乡的青山成了他的“新战场”,他全身心扑到封山育林事业中,一干就是21年。

      肖胜添每年巡山200 多次,或到偏远的大山,或到附近的山坑,一抬脚就是上十公里。寒来暑往,栉风沐雨,磨破的解放鞋和工作服无数,流的汗水更不知多少。肖胜添说:“我也不知道爬了多少山,走了多少路,只买了两年的摩托车就已经走了20000 多公里。”护林员的工作既苦又累且待遇很低,但他无怨无悔。其妻多次劝他不要干护林员了,建议他外出打工,肖胜添却不为所动。“全镇的每一棵树都是我的亲人,巡山护林是我一生的心愿。”他如是说。

护林路上死里逃生

      2008 年冬的一天,邻村水西村突发森林大火。接群众报告后,肖胜添穿上解放鞋、工作服,戴上帽子,带上镰刀、灭火工具、水壶、饼干等,骑上摩托车赶赴火灾现场。由于过火面积较大,风势不稳定,山火断断续续烧了三天三夜,肖胜添在山上也整整守了三天三夜,困了在山上找个安全的地方打个盹,渴了在山沟里找些山泉水喝,饿了吃点饼干。灭火行动中他的手摔伤了,衣服被烧破,头发也被烧黄,眼睛也烧红了。

      据不完全统计,21 年来他参与灭火行动不下80 次,不知多少次死里逃生。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8 年的一天,正在巡山的肖胜添接到报告,古寨镇河东村桃坪自然村突发森林大火,身为护林队长的他立刻骑上摩托车赶赴火灾现场。通过观察火势和风势,富有经验的他马上组织护林队员割防火隔离界。晚上八时许,当隔离界快要割成时,天已大黑,不料风势突变,风力加大,一瞬间隔离界被山火吞没,肖胜添也被大火包围。

      情况十分危急,外边的人们无法近距离救援,只能不停地呼喊肖胜添的名字。面对肆虐的山火,有着十几年灭火经验的肖胜添表现十分镇定,他用毛巾绑住嘴巴和鼻子,用树枝盖住头部,选择火势较弱的方向突围。最终,他突围成功,死里逃生。

成村民贴心119

      古寨镇林业站站长凌志强对肖胜添评价说,他不仅是河东村的护林员,也是全镇的护林员,全镇每个村发生山火都有群众向他报告,他都会冲在最前面,哪里有山火哪里就会见到他的身影。

      据了解,肖胜添的手机号码一直没换,古寨镇的群众几乎都知道。肖胜添说:“我的手机号码就是村民的‘119’。”肖胜添还告诉记者,当护林员多年,也遇到不少盗伐林木者,但他抓到盗伐者后除了直接交给林业部门处理外,还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

      “我只是想把古寨镇的生态管理得更加好,为子孙后代造福。”面对记者“为什么一直坚持干护林员这个工作”的提问,话语不多的肖胜添这样回答。

      对肖胜添所作出的贡献,古寨镇委镇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每年都评选他为先进护林员,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未来,肖胜添说:“只要党委、政府需要,群众需要,护林员我将永远干下去,直到走不动那一天为止。”

本报记者 罗军 张涛 通讯员 凌慧芳

网友报料详见河源民生论坛: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60293&highlight=%D0%A4%CA%A4%CC%ED






上一篇:授牌黄龙岩
下一篇:连平至忠信才33公里搭车买票要12元 网民认为太贵了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