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村里路灯电线屡次被偷 水背村村民屡次集资买新电线

紫金县柏埔镇群星村十几根电线杆孤零零地站立着,上面的电线早已被偷走。

      12 月14 日凌晨,紫金县柏埔镇方湖村村民钟某,爬上了村道边一座带有8 条1 万伏高压电线的铁架。未曾想到,这次他再也下不来了。第二天早晨,村民发现,钟某已经被高压线电死在铁架上,全身被烧焦。(详见本报12 月15 日相关报道http://www.hynews.org/news/2010/1215/article_15128.html)钟某爬上铁架目的就是想去盗窃电力设施。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这起死亡事故,只是我市农村电力、电信和广播电视(简称“三电”)设施频繁被盗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经济利益铤而走险,盗窃“三电”设施,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并造成国家财产损失。

疯狂盗窃“三电”设施

      从本月18 日开始,紫金县柏埔镇群星村水背自然村里的路灯又不亮了。村支书聂先生已经记不起来这些路灯是第几次出故障了,但他能够肯定的是,故障发生的原因跟前几次一样——电线被偷走了。

      为了方便大家晚上出门行走, 2006 年初,水背村的村民集资两万多元,在村里的各条道路边安装了路灯。但村民们未曾想到的是,这些路灯带给他们的,除了光明,还有麻烦:2007 年,埋在地下的路灯电线被人偷走了数百米,随后村民们安装了新的电线。但没过多久,电线又被偷走。无奈之下,村里将铜芯电线换成了价格相对低廉的铝芯电线,几个月后,这批铝芯电线也被偷走了几百米。村民随后又集资买新电线,随后又被偷,如此反复,不堪其扰。聂先生说,为了维修被盗的线路,他们村已经花了将近一万元钱。

      与水背村一样,柏铺镇供电所也有着同样的麻烦。据该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被盗的设施包括电线、变压器接地线乃至变压器上面的螺丝。

      记者调查发现,在我市整个农村地区,包括电力设施在内的“三电设施”被盗的现象比较普遍。

      2 月28 日凌晨,犯罪嫌疑人王某伙同同乡路某,剪断源城区源南镇榄坝村华嘉工业区宋太峰祖庙旁桥边的电信电缆3 条,总价值超过5000 元,所幸两人正准备实施盗窃时,被赶到的公安民警抓获。

      8 月24 日凌晨,连平县忠信镇大坪村有线电视主线被盗窃,直接经济损失2000 多元,该村 300 多户村民家里的有线电视接收不到信号。据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发生的盗窃“三电”设施案件,仅涉案数额较大的,就有58 宗。

相关部门加强保护

      “三电”设施几乎成了一些不法分子垂涎的“肥肉”。据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介绍,因为一些客观原因的限制,对“三电”设施的保护存在着较大难度。一是“三电” 设施多处于野外,点多面广线长。二是盗窃破坏“三电”设施违法犯罪活动已由分散、个别作案向团伙化、专业化发展,有些犯罪团伙人员众多,且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多数犯罪分子备有车辆,流窜作案,机动性强,异地作案,长途奔袭,打击难度大。

      记者调查发现,盗窃“三电”设施的不法分子,主要是两类人群:本地农村中的吸毒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前者毒瘾发作时,甚至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偷盗“三电”设施。后者则主要是流窜作案,专拣防范力量薄弱的地方下手。

      保护难度大,但我市“三电” 相关部门仍在坚持不懈努力。据市供电局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工程师林治强介绍,近年来,该局加强了内部防范措施。对重点区域线路地段进行巡逻检查,并且采取了各种电力设施防盗技术,比如对部分杆塔加装了防盗螺丝。

      在全市层面上,2008 年,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彭定邦任组长,公安、综治、发改、经贸、国资委、工商、广电、供电、电信等部门领导任副组长的打击破坏、盗窃“三电”设施专项斗争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三电”办),设在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具体负责对全市打击“三电”犯罪专项斗争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

      林治强回忆说,“三电”办成立后,坚持打击偷盗、破坏“三电”设施的高压态势,成效明显。近年来,“三电”设施被盗案发率呈下降趋势。但他同时亦表示,要根本解决“三电”设施频繁被盗问题,则需群策群力,多管齐下。保护“三电” 设施,“三电”人任重而道远。

本报记者 程癸键 文/图






上一篇:全市足球爱好者竞球技
下一篇:强化特种设备管理 连续十三年无事故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