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档位价忠信部分档主歇业经协调目前市场恢复经营
冷春玲 制
24日是连平县忠信镇圩集市的日子。家在司前村的吴文忠老人一大早就赶到了圩镇,准备去位于人民路南的综合农贸市场买些猪肉。但当他走进市场后却发现,往日人头涌动的市场今天显得格外冷清,不见一个摊贩,只有三五个居民围在一起,小声地议论着什么。
这一天,忠信镇综合农贸市场(即第一市场)和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即第二市场)的部分档主歇业,以表示对连平县市场物业管理局提高两个市场2011 年摊位的标底价格的不满。
部分档主歇业
当日上午10 时许,忠信镇圩人民路,正赶集的人发现一大群人向位于人民路南端的忠信镇综合市场走来。
已经做了30 多年猪肉档生意的何新农告诉记者,这次歇业的人不仅有忠信镇的摊贩,还有附近的油溪镇、大湖镇的代表。“管理所不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说法,我们会继续歇业。”
事件的导火索源于忠信镇市场物业管理所11 月20 日下发的一份《市场摊位招标公告》。公告中对2011 年度该镇两个市场的摊位招标方式进行了调整。“所有的摊档标底以地段定价,肉食档的押金从1000 元调整到2000 元。”更令何新农等档主难以接受的是,每一个摊位的标底价格从今年的3800 元上升为4800元。
“上涨1000 元,管理所既没有提前公示,也没有合理说法。”何新农忿忿不平地说。
盼恢复市场原貌
其实,档主们不仅对档位标底价格上调很是抱怨,对忠信镇市场物业管理所的不满也由来已久。
忠信镇综合农贸市场始建于 1986 年,近2 万平方米,是忠信镇上世纪八十年代商品贸易最频繁的集散地。当时,该综合市场还附带有一个生猪批发市场,“这是连平县最大的生猪买卖场所,陂头、上坪、元善,甚至是和平、龙川的人,都会到这个市场来买猪苗。”何新农说,2005年该市场第一次改造时,生猪市场被取缔,改建为商铺和商住楼出售,“现在,老百姓买猪苗都要跑到县城或者乡下去,大家都有抱怨。”据介绍,忠信镇农副产品专业市场也因改造取缔了部分功能。
此外,忠信镇综合农贸市场今年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造,有流言称,市场改造后,已由忠信镇市场物业管理所将其承包给出资改造的私人经营。档主们担心,由承包者介入后,摊档价格会进一步上调。“羊毛出在羊身上,档位价格上涨,最后吃亏的还是老百姓。”档主巫伟雄说。
双方已协调解决
对档主们歇业一事,连平县市场物业管理局高度重视,并于当日进行了有效协商。该局局长谢文治说,档位标底价格上调,一方面因为改造市场时投入了大量资金,需要档主们适当分担其成本;另一方面,市场经改造后环境变好了,档位适当升值是合理的做法。“改造综合农贸市场,我们投资了250 万元,将原来的木台置换成水泥台,在地面贴上瓷砖,修建污水沟,并增加了适量的档位。”谢文治说,这部分投资是由该局向私人借款,但改造后,经营权和管理权并没有转接给私人,因此并不存在将市场承包给他人一事。
记者看到,由连平县物价局核发给该局的《广东省经营服务性收费许可证》上,对“集贸市场门店、摊位租金”一项的收费标准为“采取招投标额收取”,并没有具体金额标准。谢文治说,其标准由该局按照每一个档位日收入的千分之五计价,“一个猪肉档的一天的收入约2000 元,所以往年的标底价格为3800元。”
对档主们希望能恢复生猪批发市场一事,谢文治解释说,2005 年取消生猪批发市场,是由于当时有县人大代表反映该市场污水粪便严重污染周围环境,附近居民多有投诉,后该市场虽几经选址,都因同样的问题而未能修建,“我们已经向忠信镇人大提交了议案,希望能把生猪市场的建设纳入明年的十件实事之中。”
记者了解到,当天,经连平县市场物业管理局与档主代表协商,两个市场2011 年度的肉食档标底价格已调整为4300 元。目前,两个市场已恢复正常经营。
本报记者 蒋安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