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0年 瘪瘪的钱包一路小跑的物价 但也有好变化
2010 年10 月,珠河桥新桥正式通车。本报记者 谭兴孚 摄
时光悄悄地溜走,又到了岁末年终。回望2010 年,这一年中肯定有不如意的地方,瘪瘪的钱包,一路小跑的物价,偶尔出去打个牙祭,还要担心碰上地沟油……但细细品味2010 年,我们还是觉得幸福更多。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个城市,再恰当不过。平坦优美的道路和大桥修起来了,宽敞明亮的新公交车跑起来了,看着璀璨的礼花在头顶上绽放,自豪与欣喜油然而生:千年等一回的盛会,咱们也赶上了,这下狠狠地在世界客属面前露了一把脸。“山寨”一下当年很流行的一首歌,算是总结,更是一种期望:“道路宽了,公交畅了,生活越来越好;世客开了,影响大了,河源越来越好!”
2010 年11 月28 日上午,在市区举行的世客会彩车巡游。本报记者 谭兴孚 摄
【市容建设】五路一桥疏浚市区
一年以前,想必大家对于市郊不少道路的印象都是这样:凹凸不平,尘土满地,晴天是沙漠,灰土漫天,雨天变成跳“摇摆舞”,东摇西晃。
过去一年里市区的路桥建设成了市政建设的主力军。迎客大道、滨江大道、万绿湖大道、西环路、东江西路及珠河大桥扩建工程,成为我市近期规划实施的重要交通建设项目,也是我市道路建设历史上投资最大、档次最高的道路工程。
市长刘小华表示,要把这5 条路打造成精品工程、效益工程、廉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万绿湖大道和西环路(一期)工程将彻底解决万绿湖旅游公路供给不畅及交通安全问题,减缓205 国道市区段的交通压力,拉动沿线尤其是西部城区发展;东江西路、滨江大道是连接市区与高新区、东源县城的重要通道,也是打造我市两江四岸城市景观的重要景观线;桂山迎客大道是市区与粤赣高速公路的第二通道。
因此,它们的开工建设,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精明的市民心里也有着自己的小九九:要看看路经过哪里,盘算一下路周边的土地会不会更值钱。
记者点评:
经过一年的奋战,到11 月份,五路纵贯市区,一桥拓架南北!这下,市民上下班不用担心遇上“肠梗塞” 了,节假日期间来往的游人也可自由穿行于景区之间。一个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从城市建设开始。一个城市给市民的幸福感,往往也从城市建设开始。五路一桥的竣工通车,标志着市区“六纵十三横”大路网体系的逐渐形成,它不仅大大改善市区的交通环境,也将进一步拓展市区发展空间,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最直接的体现莫过于市民的赞声一片。
【新公交】新公交带来的快感
2008 年,曾有网友调侃“跟在一辆破烂不堪的公共汽车后面,那个排气管排出的黑烟如烧窑一样。一路跑来,真像一条火龙一样。这么破烂的汽车还可以跑,还是在市内跑公交?”
不要责怪网友太尖刻,其实诞生于河源“创优”之时的远翔公交,在市区运营8 年,公交车自然老旧一点。好在,2010 年4 月承包期已满,它退出了河源历史舞台。市民对“落幕” 的远翔公交,既心生怀念,表达感激之情,又有对新公交的憧憬。
4 月30 日上午,随着市委书记陈建华在市区新公交车发车仪式上的一声令下,市民盼望已久的市区新公交车宣告正式发车运营。
根据市区公交线路经营权限使用年限,在首期投放77 台后,第二期 7 月份投放25 台,第三期在“世客会” 召开前投放23 台。新公交车型款式新颖,美观大方,车身颜色选用充分体现“万绿河源”的浅绿色……
新公交车上路,市民的反应最直接,很多市民感受到了新公交车相比旧公交,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改进,甚至有市民高呼“新车上路全民拥护”,看来方便实惠才是市民的最爱。
记者点评:
如今汽油价格日日增长,乘坐公交成为市民首要的出行工具。宽敞舒适的新公交自然赢得大家的青睐,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公交车在我市毕竟刚刚起步,仍有不足之处。大半年下来,市民对于市区新公交满意中尚有期待,他们盼望市区新公交不断改进,为大家提供一个最佳的出行工具,自然是希望它越来越好。
况且,公交车实实在在是一座城市的“流动名片”,我们期待着这张 “名片”能够流动在河源的大街小巷,传播着河源的文明新气象。
本报记者 黄丹 冷春玲
【教育投入】好钢用在刀刃上
2010 年9 月,源城区金沟湾小学落成,为金沟湾片区附近的群众带来了莫大的欢乐,家长和孩子期盼多年的就近入学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谁也没想到,一个甫建成的小学竟然如此抢手。开学前,学校计划开办12 个班,后来竟开办了18 个班,远远超出了当初计划的规模。该校预计明年规模将达到30 个班,第三年达到36个班。
金沟湾小学是市、区两级党委、政府为解决市区金沟湾片区学生“读书难”而实施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近年来,金沟湾周边区域人口急剧增加,由于这一片没有学校,大量适龄学童只能横过河源大道,到附近小学上学,远一些的要到市区东升学校上学。孩子能就近入学成了众多家长的最大心愿。
学位紧张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市委书记陈建华、市长刘小华多次在会议上提出要解决金沟湾片区适龄学童“读书难”的问题;市区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也曾多次提交议案。金沟湾小学的建立,填补了那一片区没有小学的空白。
记者点评:
再穷不能穷教育,话虽然有点老掉牙,可道理依旧没有褪色。可因为教育费用问题,有时人们已难得有暇顾及这一点。
2010 年7 月13 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幕,教育界人士关注的增加教育投入的议题,得到进一步确认,即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12 年这一比例要达到4%。
好钢确实要用在刀刃上,教育投入带来的是发展优势。我市部分地区教育建设步伐缓慢,办学条件简陋,建议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建设。教育部门要调查,了解学校周边生源情况,避免学位紧张,尽早新建和扩建学校。
【世客会】借助盛会打扮城市
千年等一回,第23 届世客会在各方的关注中华丽谢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属乡亲经历了一场魅力之旅,深深品味古邑河源的秀美与热情。
两天盛会,两年准备。显然,河源并不单是为了办世客会而办世客会。盛宴总会散去,河源人将从这场天下客家人的大型“派对”中得到哪些实惠?一次盛会,能在多大程度上惠及市民?
除了槎城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广泛张扬和提升外,变化也在咱老百姓的身边。在文化广场体育休闲新区,家住益和花园的李跃英告诉记者,现在去文化广场,不用再走一段路了,出了小区门口就是。此外,离世客会开幕一个月时,市区小游园的新建和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其中,茶山公园、万联电脑城对面三角绿地、朱门亭绿地等5个小游园的建设在世客会前完成。15个小游园建好后,市区可实现“500 米见园”……
借助世客会的召开,河源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五路一桥”的配套绿化和自行车道、文化广场体育休闲新区的建设、街头公园的新建和改造、客家文化公园的开工……大小工程遍布槎城南北,几乎发生在每个市民的身边。
记者点评:
别以为你是一介平民,世客会就与你无关。你或许没有直接参与,但因世客会发生的变化却是如此生动,与你息息相关。一条条宽敞的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漂亮的公园风景如画……近年来,河源以筹办世客会为契机,规模空前地加大民生投入,使民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发展成果普惠百姓。
【物价上涨】近来钱还够用吗?
有个关于“姜你军”的段子。小王感冒了,怕去医院太破费,于是对老婆说:“熬点姜汤喝吧。”老婆说: “姜太贵,咱们还是去医院吧……”
其实不止是“姜你军”,大家还发明了“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都是谐音,说的都是物价上涨。看来,今年最让咱百姓神经绷紧的还是“物价”。曾有网友发帖表示,在市区几家菜市场上的生姜平均价格为7 元/斤,部分卖到8 元/ 斤,涨幅高达50%,已经接近猪肉价格。不少网友纷纷顶起跟帖感叹:到了菜市场,明显感到“ 鸭梨(压力)”很大,大蒜、生姜价格快比肉都贵了,吃不起呀!于是乎,一些市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少吃大蒜、生姜。
除了农副产品,从3 月1 日开始,管道燃气也开始提价,由原来的 13.5 元/立方米涨至16.5 元/立方米。新方案执行后,市民却对调价多有质疑:几次调价,为什么燃气价格只涨不跌?
对此,物价部门有自己的解释:我市的进销价格联动办法从2009 年8 月1 日起实施,从去年8 月1 日至12 月底,国际油价要远高于4500 元/吨的价格水平,所以至今没有降价的情况发生。今后,随着燃气进销价格联动办法的实施和市场价格的变化,不排除降价的可能。
记者点评:
据说,近来“钱还够用吗?”已经在网上迅速蹿红,成为流行语。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狂飙猛进的物价。
“网友同志,你的一番话刺痛了我的心。”1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答网友关于物价的提问时这样说。据介绍,针对最近一段时间全国物价上涨的情况,中央已经采取了及时有力的措施来平抑物价,制定了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并且确立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落实地方责任制”,相信经过努力,一定能够使物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