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召开的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三反”理念为指导,以发展“四新”产业为目标,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经济蛋糕,编制好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的“十二五”规划。
据悉,2009年,市发改局审批核准项目114宗,投资总额106亿元,全年完成投资43.98亿元,完成率达到100.1%;全社会工业总产值670.4亿元、工业增加值205.2亿元,分别增长14%和13.5%,规模以上总产值达到626.7亿元;全市10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4.3亿元,比增2.8%,重点项目建设总体进展顺利。
会议指出,我市经济发展还存在传统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高,推动科学发展仍然受传统理念、思路、方式的影响,部分项目建设进展缓慢等问题。2010年,要践行“三反”理念,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推动我市经济更加趋于合理化。
市委常委、副市长杨耀初出席会议时提出,编制“十二五”规划要坚定生态文明发展路径,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支柱产业,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打造效益园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坚持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规范资源开采和生产,提高产业产值;规划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杨耀初说,我市在规划储备重点建设项目时,必须注重储备和发展“四新”产业,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确保生态优先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坚决放弃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坚决屏弃杀鸡取卵、损害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做法。要围绕发展“四新”产业,储备一批大项目。一是加快汉能项目、东江物流城、广东国华等大项目建设,推动中兴通讯等项目动工。二是促进区域产业聚集,推动产业链招商,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区域产业品牌。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市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面启用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要抢抓机遇,储备一批低碳经济发展项目,围绕建设东江水果产业带,加快发展现代效益农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