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中学学生怎样学好初中物理
我是一名山区中学物理教师。从教二十几年,我深刻地感受到:山区学生中虽然有成绩优秀者,但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差。而与其它学科相比,物理学科又是一门较难学的学科。很多学生反映,先是有信心学好物理学,但经常碰到不会做的课外题等一些问题,信心便被打击得一干二净。学生学习障碍不消除,自信心不建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不能形成,那么学习习惯、学习技能、基础知识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不能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从根本上也就无法改变。所以要学好物理学,首先是要消除心理障碍,接着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培养学习物理的成功感。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
要使学生树立信心就必须先让学生学习一些力所能及的内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习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例如在学习《密度》中,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密度内容及其应用,我先复习:(1)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不同物体含有的物质的多少不一定相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单位不同于重量,虽然都是以kg 为单位,但质量相对于重量要小一点。(2)体积的计算和体积单位的换算等,先扫清学习中的外围障碍,再进行分析密度内容、公式以及计算的讨论,接着安排学生做练习:先分析几个实例中求密度的问题,并让学生从解题中得出求密度解题的基本步骤。这样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以及知识的应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研究的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面对着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从幼年起,他们就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觉得一个个物理现象是一个个的谜,总想把它们解开。而学习物理是解开这些谜的一个途径。学生会由于解开了长期困惑的谜而欢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较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做好物理实验,特别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小实验。物理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实验效果。除课本要求的实验外还应增加一些可以让学生动手的实验或教师演示的小实验,既可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音调时,我让学生用手摸自己的声带,让学生从声带体验发声体动的快慢中感觉到音调跟发声体动快慢的关系,然后再通过分析, 与学生一起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物理学是一门实用的、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能够使人类生活更美好的学科。比如,在课堂上能举出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习题来让学生讨论,使学生在感到物理知识有用的同时又能产生学好物理的愿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讲压强时解释高压锅的原理、潜水艇的原理、挂钩的原理等。
第三、通过介绍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到电磁感应现象时可以这样介绍:如果不是19 世纪中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建立起相应的电磁理论,就不会有发电机、电动机,现代的电力化生产就不可能实现。现代的电子技术也是物理学的应用之一,可以这样说,生产发展推动物理学进步,而物理学的进步又推动生产的发展。所以,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学好物理学。
第四、指导学生了解物理的发展历史,提高其科学思维能力,以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物理发展的历史进程阐明了物理学科体系形成过程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如物理学家的伟大构思和重大发现,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第五、通过讨论会,让学生自己去找方法,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物理教学中可适当加一些讨论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完生活用电后,我让学生讨论家庭电路的组成,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有关触电的急救方法,可请教有经验的电工,写一篇触电急救方法的短文来。为什么把细导线换成粗导线?电能表为什么要更换?问答法、观察法(保险丝规格的选取) 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以及观察和分析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成功及成功教育
山区中学的学生对学好物理往往信心不足,大多数是由于低年级阶段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造成的。所以对学生首先要讲清、讲细每一条定律、公式、概念,弄清楚公式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其次是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物理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是已经选择、压缩、改造而具典型化和简约化,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的。若是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则很难理解所学内容。而山区中学器材又较贫乏,所以教师只能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器材和图形图片等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并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物理思想寓于情景建立和分析过程,促进学生开展分析问题的思维活动,自然地“悟”出其中道理和规律,从而潜移默化,使学生掌握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正确的物理情景和模型的方法,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
四、鼓励独立思考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有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都必须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让学生自己概括、推理、证明的,应该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做。
总之,让学生学好物理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对此,物理教师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学生喜爱上物理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并注重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为了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要使不同类型学生获得不同程度学习上的成功,以此来保证各类学生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浅议新课标下的探究式学习
下一篇:浅析中职学校宿舍管理现状及处理对策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