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浅析中职学校宿舍管理现状及处理对策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针对目前中职学校的宿舍管理文化,系统了解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困难、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加强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改革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宿舍管理新思维新文化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一、背景分析

    (一)宏观因素河源处于粤东北地区的山区地段。珠三角的经济产业转移为河源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也为河源的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放眼我市中职教育事业的现状,河源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相对薄弱,还存在许多难题。

    近年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也确实有了很大进步。但粤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还很不理想,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对中职教育重视不够、到位资金不够、教学设备等硬件配置不高、宿舍管理模式单一等。随着中等职业教育事业步入新的阶段,这些因素逐渐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管理对象分析

    在管理对象上,入读生源地覆盖范围较广,各地区文化习俗不同,且就读学生大部分处于青春期,个性复杂,逆反心理较强。我们应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所处生理阶段的特殊心理特征,区别对待,积极引导。另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大多起点较低,其文化基础与自我调节能力偏差。他们中大部分人是来自于乡镇和城区的初中毕业生,有些家境较差,有些考分不理想,但他们的动手能力极强,他们迫切希望尽快就业,期待在技校通过技能培训,掌握技能。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住校。怎样充分利用宿舍文化来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优点,扬长避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

    二、重要性分析

    东江教育城内各校的在校生将发展到万人以上,对于如此众多的学生,宿舍管理所产生的作用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将是立竿见影的。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的服务及引导作用也是明显的,这将直接影响着学校未来的发展。

    三、学校公寓发展现状

    (一)管理对象的心理特征较为特殊在中职院校中,学生多以“90 后”独生子女为主,他们有如下心理特点: 1、在行为上,学习与实践能力很强,他们喜欢通过模仿来表现自己的个性。 2、在心理上,推理能力不成熟,思考问题时带有成见,喜欢与人作不成熟的辩论。心理素质较差,容易激动,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表现出忧郁、沉默、冷淡、悲观等。所以,这些学生往往心理不成熟,自我意识过于强烈,当遇到问题与挫折时,不会顾及父母、老师、家庭及社会。在宿舍区里表现出行为很活跃,但思想情绪变化很大,叛逆心理很强等。

    (二)校区硬件基础配套设备不完善

    (三)公寓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滞后为数不少的学校对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工作并未予以高度重视与客观肯定,使学生公寓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与服务对象的要求标准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人员配备不足,劳动报酬偏低,职能定位不准,部分管理人员政治觉悟不高,专业水平偏低。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缺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经验和优质的服务理念。

    (四)宿舍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手段单一由于当代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不平衡、不稳定阶段,使得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呈现出复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这就要求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应当不断地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

    然而,许多学校在学生公寓的管理上往往强调“不能做”,而忽视“怎么做”,因此只强调片面的严格作息制度、不定期抽查寝室、查看校园幽静处等管理办法。这种追求表面工作的形式主义,以训斥、处罚代替说服教育的简单化作风和“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不能有效地引导山区城市的中职在校生健康上进地发展,且于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四、改进目前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新生培训力度,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1、我们应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通过筛选,向在宿舍区的学生提供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性的视频短片,传递专业知识与信息,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视频教育活动。 2、在开学伊始,通过展开一系列的课程培训,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观念,强化不畏困难险阻的精神。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主题班会及第二课堂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同学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凝聚集体力量共同争创集体荣誉。

    (二)加强心理教育学方面的学习,深入宿舍,认真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事情进展,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利用校园建设的“软件”催化能力,补充硬件设施上的不足,积极引导学生提升其自身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正确“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培养有志向,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推动中职教育事业发展。

    (四)加强宿舍管理队伍的建设,丰富学生管理者的培训课程

    定期开展管理者会议。通过交流研讨进一步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强化工作考核的制度,进一步加快管理观念由行政工作向服务工作的转变进程,提升宿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五)网络化管理的作用

    信息化时代,网络化运用在管理中的发展将是一种趋势。用IC 卡一卡通代替学校目前使用的学生证、借书证、食堂饭卡和信息卡等票、证件、通道出入证件。实现学生只要带一张卡即可在校内食堂、宿舍区、教学区的商店书店场所消费,也可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借阅书籍、去后勤行政部门领用财物;同时还可建立学生学籍、成绩、在校教育档案,实现全校各类数据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管理,提高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宿舍区出入安全管理主要功能为进出宿舍验证系统,控制非法人员的进入,也对本校学生的行为时间进行了记录。

    2、住宿登记对不愿居住集体宿舍,而选择在外住宿的员工进行登记,还可生成外宿登记报表,很好地实现对住宿人员和外宿人员的管理。

    3、维修记录对公有财产的维修及费用进行登记。

    (六)推出模范公寓,引进自我管理,深化素质教育

    为提高管理人员的层次和素质,实现学生宿舍完全由学生自我管理目标,可选择一栋宿舍作为学生公寓自我管理的试点楼,由学生担任宿舍楼的前台值班工作,真正实现学生宿舍楼的自我管理,提升校园管理层次。

    1、学习自我管理,共同参与,变他律为自律在宿管会的基础上试点楼组织成立楼管会,进一步细化职责,培养和提高在校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以“服务为主,管理为辅”原则深入寝室和同学,多方面、多元化、多渠道拓宽宿管会的服务功能,组织开展有益身心,促进同学交流的文化娱乐活动。实现前台由学生民主选举出代表由学生代表实行管理,让学生积极参与民主自我管理。

    2、深化模范公寓管理,大力宣传高效成果在模范公寓大力开展学生自我管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以点带面,激发在校其他同学的赶、超、比、拼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综上所述,学校宿舍管理建设是一项长期繁杂的课题,亟待我们去研究摸索和完善。学校公寓监管部门和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新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学生公寓管理的育人功能,实现学校育人的目标。将“管理、教育、服务”融为一体,为培养高素质、高品德、高技能的综合型技术人才而不断努力。






上一篇:山区中学学生怎样学好初中物理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养成的对策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