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浅谈如何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养成的对策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处于自我感觉良好,并与他人和社会保持和谐的状态。”(摘录:初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与健康》)

    初中生年龄大多在14-16 岁,他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爱模仿,有从众心理,可塑性强。然而,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易冲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少,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肤浅,对正确与错误、美与丑的判断往往带有片面性,心理健康方面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不健康心理是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前奏。目前中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和不良行为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缺乏信心、无兴趣、低级趣味、分心、懒散;不安静、吵嚷、不服从,神经过敏、容易慌乱、无耐心;乱写乱画,打架、偷抢;厌恶学习,考试作弊;厌恶劳动,追求享受;不讲公德,为所欲为;以大欺小,勒索钱财;称兄道弟,作弄同学,讲粗话;与异性同学早恋;哥们义气,吸烟、酗酒,赌博、吸毒,网络成瘾等。如果中学生带着这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行为走出校门在社会上就会很容易滋生祸端来,严重的甚至会走向犯罪。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去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首先,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成茵,学生们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们的感官,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作为班主任,应该懂得教育心理学,应该非常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和心理活动,重视和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初中时期开始,中学生就愿意独立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但由于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性,有的学生会过分地注意他人对自己的某次评价,有的学生会因为听到批评意见而耿耿于怀,有的学生则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而排斥老师或父母的教导。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对犯规严重的学生不能有过激的言行;在学习上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去舒缓压力,克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焦虑;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求学路上,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应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提倡求助父母亲友来解开心中的疑团;要鼓励学生,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对初中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要常抓不懈;要教育学生遇上烦心事时学会找人倾诉,而最理想的倾诉对象是父母和知心朋友;作为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大力度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在班里开设训练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讲座,对学生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实施心理治疗;平时还要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应经常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着重加强学生德育、理想和前途的教育。平时,班主任自己要做到上好每一堂德育课,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培养“四有”新人。平时我会认真上好德育课,做好“八谈”文章(“八谈”指“谈父母、谈做人、谈祖国、谈社会、谈理想、谈前途、谈人类、谈地球”);教育学生“如何去欣赏真、善、美”和“如何分辨假、丑、恶”。例如,我们讲人与人之间要珍惜诚信,懂得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也讲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平时,班主任面对爱说谎的学生应该毫不留情地予以评析。用讲“狼来啦”的故事说明说谎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说谎者自己。我常以周恩来的话来告诫说谎者,“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主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理念,用正确认识去指导行动,对是非有正确的认识,对美丑有正确的评价。作为班主任,面对犯规严重的学生在批评教育他们时,应该注意他们的心理承受力。班主任首先得做好如何批评教育他们的思想准备,批评的时候态度要温和诚恳,自始至终包含一个“爱”字,“爱”得深,理还要说得清。

    常言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虽然是老话,但是,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严,要掌握好分寸。萨迪说过“过度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度的温和会有失威严。不要严酷得使人憎恶,也不要温和得使人胆大妄为。”因此,批评学生时应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孩子出错时,不能让孩子受惊吓,也不能让孩子胆大妄为,以理以情来批评教育他(她),思想教育工作要做到让其心服口服为止。

    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抚平心理创伤,解开心中的郁结,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是初中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上一篇:浅析中职学校宿舍管理现状及处理对策
下一篇:谈谈中国各朝代刺绣的特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