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谈谈中国各朝代刺绣的特点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种,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

    中国的刺绣作品一直以其细腻、精湛的工艺而享誉海内外,但中国刺绣究竟起源于哪朝哪代,这由于刺绣作品不易保存而无法精确考证。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刺绣要算殷商和西周时期的了,刺绣遗物显示:周代尚属简单粗糙,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刺绣工艺渐趋成熟。周代的刺绣有经过夸张变形的龙、凤、虎等动物图案,有的则间以花草或几何图形,虎跃龙蟠,龙飞凤舞,刻画精妙,神形兼备;布局结构错落有致,穿插得体,用色丰富,对比和谐,画面极富韵律感。汉朝时期,刺绣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经济繁荣,百业兴盛,丝织造业尤其发达,刺绣供需应运而兴,不仅已成民间崇尚广用的服饰,制作也迈向专业化,尤其技艺突飞猛进。

    唐代刺绣发展的主要成就是绣法上的推陈出新。唐前一直流行唯一“锁绣”法,唐朝发明了“平针绣”,也就是通行至今的绣法。这种绣法因为针法多变化,刺绣者更能发挥创作自由与艺术表现,很快取代“锁绣”而风行,于是带来刺绣发展史上的另一崭新时代。宋朝时由政府部门设置文绣院。上自天子下至百官,都穿绣衣,按照官阶等级,各式服装均有明文规定。宋代是我国刺绣发达臻至高峰的时期,无论产品质量均属空前,特别是在开创纯审美的艺术绣方面,更堪称绝后。明代是我国手工艺极度发达的时代,承继宋代优良基础的刺绣,顺应时代热烈风气,明代刺绣也表现了多项特色:首先推广,刺绣技术流行社会各阶层,制作无所不有,与后来的清代,成为我国历史上刺绣流行风气最盛的时期;其次绣艺一般实用绣作,品质普遍提高,材料改进精良,技巧娴熟精练,而且趋向不同于宋代的华丽的风尚;艺术绣作,承袭宋绣优秀传统下,能够推陈出新有新发明,再次是衍生其它绣类,刺绣原本仅以丝线为材料,明代开始有人尝试利用别的素材,于是有透绣、发绣、纸绣、贴绒绣、戳纱绣、盘金绣等出现,大大扩张了刺绣艺术的范畴。

    清代刺绣的发展,大致上承续着上述明绣的情形,整个二百余年间,维持兴盛不坠而外,也有两点值得视为突出成就的:一是地方性绣派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著名的有苏绣、粤绣、蜀绣、湘绣、京绣、鲁绣等,各自树立自我特色,形成争奇斗妍的局面;二是晚清吸收外国日本刺绣长处,甚至融合西洋绘画观点入绣。沈寿首创的仿真绣,能将画幅的章法、线条、虚实、阴阳、色彩如实的表现出来,为传统的中国刺绣赋予了新的生命,她创作的多幅仿真绣作品中,有几幅还受到了国际上高度的关注,如《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耶稣临难像》、《女优贝克像》。沈寿的作品使中国刺绣艺术蜚名海外,一支独 “绣”,沈寿在担任南通织绣局局长期间,同时还在美国纽约第五街开设了“南通绣织局纽约分局”,专门销售各种绣品。此外,在瑞士、意大利等地也设立了销售处,使中国刺绣在国际上声誉大震。现存于国内的沈寿刺绣实物有《花鸟册页》四副,《罗汉》四副,《观音像》、《山水风景》等。要总结沈寿在刺绣艺术上的重要贡献,就不得不提到她在临终前为后世所留下的重要教材《雪宦绣谱》。此书侧重心法,提出刺绣必须讲究 “齐、光、直、匀、薄、顺、密”,除了心法之外还附带招式,十八种针法一一罗列。《雪宦绣谱》从某种程度上为苏绣能位居四大名绣之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入近代由于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大规模运用,机绣速度快,可批量生产的优点,使传统手工刺绣地位不断受到挑战。但随着近年来物质生活的丰富,传统刺绣的独特工艺和机绣所无法比拟的视觉效果,人们对学习和传承这门技艺又重新燃起浓厚兴趣。

    如今尽管时代不断地向前推进,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由农业走向工业形态,这种美好的、固有的、能代表传统文化的刺绣技艺,在历炼后仍然流传下来。它融合了绘画、书法的精髓,将素材藉着多彩、亮丽的丝线以浑熟灵巧的技术气韵,生动的显现出中华文化的特色。不少身怀绝艺的刺绣专家,在一直默默地以一针一线,细心地绣出各种美丽的绣件,正意味着传统艺术的保存、延续和发扬。






上一篇:浅谈如何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养成的对策
下一篇:新课标下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