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技术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形式,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源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有了美术兴趣,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从事美术活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例如初中美术课本第二册第一课《中国优秀的雕塑作品》,展现的是我国古代雕塑和现代雕塑作品——“ 秦始皇兵马俑”、“击鼓说唱俑”等。我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美术课件,一一展现在大屏幕上,再配上古代戏曲音乐。中国古代雕塑造型含蓄、以意传神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就一览无疑了,这不但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而且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艺术,是多种多样的。多媒体能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其教学信息显示方式包括有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利用这种优势,我们就改变以往单一的挂图、图片或音乐伴奏,能为学习者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自发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自动投入到学习任务当中(这种投入包括情感投入),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做出相应的调适,并能获得良好的高品质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上的满足体验。如:《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欣赏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音乐的相伴。于是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情形就大有改观。我点出用电脑制作的对比图,清楚地展示了生动别致的江南建筑美、大气古朴的北方建筑美,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再在个别的细节上,比如故宫汉白玉的石阶上的浮雕、天井上的图案等进行放大和特写,学生再也不是坐着听和看了,他们忍不住站起来想看得更清楚,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要跟老师问清楚,小声地和同学讨论起来。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存在美术教学“专业化”的倾向,造成“只重视技能,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只见技法,不见思想”的现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特别是在欣赏课中,学生在纯洁、高尚内容的感召下,会不知不觉地、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欣赏初中美术第二册第三课中的《艰苦岁月》雕塑作品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把雕塑作品的图像投在大屏幕上,配上和缓的音乐和解说。这样雕塑作品那种反映革命战争年代,游击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表现革命战士在极端艰苦的物质生活和生死考验面前,仍然对革命抱着坚定的信念、向往美好未来的高贵品质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前辈那种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有骨气的祖国英杰的无限敬仰之情,并且下决心向他们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激活创造思维
学生们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的。有效地运用现代电教媒体,用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以其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悦耳的声音使学生在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培养同时,将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训练和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初一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如《邮票设计》这一课中,制作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邮票欣赏资料,给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并对自己的创作有新的启发与创作。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到邮票的历史背景,等等。
只有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不增加他们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个别化教学和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远程教育) 并举的局面。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各自的电脑上进行一题多解,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一课的作业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等。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和不同量的训练,而且可以让学生自我控制练习进度,做到每类同学都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如在《有趣的面部表情》一课中,学生一看书上的漫画人物,都说太难,不会画。如果这时候要他们去创作,那就是一种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学生的热情、灵感都处于沉寂状态。我先用设计了一个贴五官的游戏,把眼睛嘴巴简化成弧形的小段,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操纵鼠标,变化它们的方向角度就能拼出各种表情。拼出一种表情,我就点出相应的漫画人物,都是他们最喜爱的形象比如柯南、樱桃小丸子,配出笑声哭声等。学生都跃跃欲试,在作画的时候还互相做表情观察,效果很好。这样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让各类学生都能 “吃得饱”、“吃得好”。美术课的作业形式似乎没有什么可置疑的,那就是在纸上画——水彩笔、铅笔、颜料、毛笔墨汁,以及做——剪纸、泥塑、扎染等等。然而学生的智商和对科学技术的灵敏度都在提高,多媒体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不会因为画不好而丧失信心,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可见,充分利用多媒体能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教育。
总之,多媒体电脑技术的运用必将会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教师要应用多媒体技术于美术教学,这样能使重点突出,难点易突破,信息量大,有助于照顾到全体学生,省时高效。又因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动态选择性和时空的可变性等优势,能调动学生学习
上一篇: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一篇:浅谈作文的批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