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节英语教学中的主导与主体关系
[关键词] 主导 主体 教学 主动性多向 交流 以人为本
提纲
三、“导”之有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导之以“趣”(尊重主体,设计新颖,灵活驾驭,兴趣盎然)。
2、导之以“法”(授之以渔而非鱼,“学会” 变成“会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3、导之以“问”(因势利导,不耻下问)。
4、导之以“说”(“哑巴”英语的困扰,要紧紧抓住每个学生,要面向全体)。
综述: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要从控制者变为促进学习的指导者,课堂教学以学生的为体,要转灌输式的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多向交流,创造师生互动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种多文化、多层次、多功能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意识、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过程。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让他们拥有主动、自我发展的机会,如何处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关系,这是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师“角色”要转换,由“讲”转为“导” 传统的英语教学强调知识本位,重视知识的灌输,教师在课堂上以讲代学,以问代学,以牵代学,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使学生缺乏积极参与教学的机会,缺乏独立性、创造性,缺乏和教师及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因此,想要学生从这种封闭状态中解脱出来,教师不能再一味地以“填鸭式”的教学来束缚学生,而要以人为本,重视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和生活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要把问、讲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变为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的自主学习。要树立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耳听、眼看、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培养自辩、自治、自理、自学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智力、情感,从而达到使学生的德、智、体、劳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1、“导”之以趣
备好课的前提是吃透教材,把握重点,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将课本知识与课堂活动结合起来。当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浓厚兴趣时,他们就能够积极参与,使语言学习顺利进行。
2、“导”之以法
教师的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比如初一刚开始,学生在作业中错词严重,所以要引导其正确的学习方法。我就从字母语音、音标、拼读规则入手,引导其建立词汇的音形义联系。a.音近词:如wear 与where. b.同形异义词:如bat(球拍),bat(蝙蝠),c.同音异义词:如bear(熊),bear(忍受)。对于没学过的单词,只要符合读音规则(开、闭音节等),如开音节单词cake,k 前的字母a 就发本身音[ei],闭音节big, g 前的字母i 读[i],而不读[ai]。我就是以这种方式向学生传授的。我所教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读准。此外,教学生查词典,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过程。
3、“导”之不耻下问
教师要鼓励学生“问”,不仅要敢问,而且要善问,要让学生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这样,英语就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展开了,并且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也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例如:在初一英语(上)Unit 5 中说自己喜欢的科目,我就问学生: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集体讨论,从而引出不要偏科,并拓展其思维。不过教师也要把握“收”与“放”的度,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对学生既要积极鼓励,又要善于引导。
4、“导”之能说会道
“哑巴”英语一直是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学生不愿开口说英语,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口语水平没有充分的自信,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甩掉心理上的包袱。好的教师应该做到让学生不愿把思绪飞离课堂。要走进学生,让学生感觉他们是课堂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说错了也要先肯定,然后再和颜悦色地指出错误。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如同和风细雨,会使学生获得充分信心,从而对口语兴趣盎然,最终进入“马不扬鞭自奋蹄”的良好状态。学生学习完新的知识后,教师要引导其分析、比较和总结,得出结论,找出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通过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巩固知识的能力。
5、“导”之以会总结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它能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改进学习方法,改善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提高学习效果发挥积极作用,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兴趣的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所以,教师要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满足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要求。课堂组织要立足实际,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仿真的英语语言交际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读、写能力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二、发挥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
对教师来说,课堂教学不是猜疑表演。我认为学生英语不存在“懂不懂“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的问题,“懂”是想明白,“会”是练出来的。较好的教法是“先学后教,当堂当练”,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倡导和鼓励学生多问。老师精彩地讲十遍,不如学生粗笨地问一遍。这是因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而解决的问题,会留下较深的印象。应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对话、朗读,背诵等方式,把书本知识转换成自己的知识。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易变的,这需要教师精心培养,耐心呵护,多表扬,少批评,要满腔热情地耐心讲解,以培养他们善于好问的好习惯。
三.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构建
积极有效互动课堂的基本前提为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要全方位地为学生发展服务,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从居高临下的控制者变为促进学习的指导者,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变灌输式的单向交流为双向甚至多向交流,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会得以发挥,学生的内在动机得以激发,教学效果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钱旭华:《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看法》、《上海教育》
3.刘毓:《创新教育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中小学教师培训》
上一篇:作文教学,创新才是硬道理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