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作文教学,创新才是硬道理

    目前,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选材陈旧、立意陈旧、布局陈旧等现象。选材方面,一写到爱国主义就是屈原、陆游;一写到忧国忧民就是杜甫、范仲淹;一写到助人为乐就是雷锋;一写到身残志坚就是张海迪;一写到人民公仆就是焦裕禄、孔繁森。在立意上,格调不高,缺乏深刻的内涵。在谋篇布局上,大多采取“三段制”:开头一段点题,中间一段展开,结尾一段深化主题;行文上一马平川,一览无余。针对中学生作文的通病,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加以引导,使之克服。

      一、选材的创新

      选材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主要指选材讲究一个“新”字。所谓“新”,指一般人没有接触过的,或熟视无睹而实含深刻意义的,能令人感到新鲜别致、蕴含深意的题材。一般来说,就是生活中鲜为人知或不引人注意而实际上含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一经作者笔之于书,就会发人深思、令人感奋的事物。那么,在平时作文中,怎样才能做到选材的 “新”呢?

      一是要注意扩大视野,注意观念的更新,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多读书报,多关心时事,从活生生的现实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捕捉生活中的热点、闪光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用新的目光去观察生活,搜集鲜活素材,从而把新颖的东西引入作文。

      二是要引进时代的活水,向生活学习语言。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急剧的变化状态,新事物、新现象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汉语也呈现出空前发展的态势。如反映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特区、市场化、股票、网友、驴友、发烧友等,新近网络流行语如“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等,作文时适当引入以为点缀,也可使文章更富于时代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二、立意的创新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写作意图和思想观点。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学生作文,在立意方面试图创新而出现严重失误的情况主要有:

      (1)矫揉造作,虚情假意。中学生在作文中言不由衷、无病呻吟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2)认识怪异,立意失误。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决非失去价值评判的尺度。那么如何在写作过程中做到立意创新呢?

      1、逆向立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一些事物、人物逐渐积淀成比较一致的情感倾向,如草木生长、百花盛开让人喜悦,树叶飘零、鲜花凋谢惹人生愁;孔明多智,曹操奸诈;唐太宗开明,宋高宗偏听……以上的观点已成了人们的共识。在作文中如果与通常的情感倾向或传统观点相统一,顺向立意来确立中心,这未尚不可;但逆向立意则可达到使读者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效果。如大家所熟悉的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景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自古以来,秋是悲愁的象征,而此诗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情怀,成就千古美谈。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多逆向立意,如“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花无百日红,人有万日好”、“山中有直树,世间有直人”等角度去写,效果定然不错。

      2、虚实立意。有些东西是具体的,有些东西是抽象的,在作文时,为达到“新”,可采取“虚题作实”和“实题虚升”的方法。 “虚题作实”,指有些话题是抽象的概念,我们把它具体化,朝“实”的方面去拓展,可以写一件具体的事情,编一个具体的故事来印证这个话题。如“转折”是个抽象名词,不能就“虚”写“虚”,要有本事把它具体化、形象化、条理化,可展现一个过程,放大转折“时段”,以记叙为表达方式,用“实情”动人,这不失为一种好的立意手段。

      “实题虚升”,指有些话题是具体的物象,遇到这种话题,同学们可以朝“虚”的方面去拓展。在选择好材料的基础上,必须上升到抽象的道理,提升主题。如孙梨的散文《黄鹂》写了有关黄鹂的三件事情:病中黄鹂清脆的叫声使他愉悦,阻止别人枪杀黄鹂,看到黄鹂关在笼子里感受自由。文章的意思似乎出来了,但还不深入,作者不显山露水地带出 “在一定的环境里,事物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这个主题,给读者无穷的思索和感慨。当然,作文要立出新意,必须注意合理性和辩证性,因为作文的目的是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充分展现个性,但不能立得诡谲、立得离谱。

      三、布局谋篇创新

      布局,是指安排文章的结构。很多学生作文不讲究结构的安排。一篇文章写下来,开头一段,中间一段,结尾一段,人们戏称为 “三段论”。一般来说,升中考作文要求完成六百字,在结构安排上分为五到六个自然段比较好;高考要求完成八百字,则安排七个自然段左右比较好。这样安排,看上去有一种匀称合理的感觉,能体现结构美。结构安排的创新,近年来有不少学生作了大胆的尝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是值得借鉴的。

      1、题记式。如以“重新出发”为标题,要求学生作文。有位学生这样开头:真的猛士,敢于直视鲜红的零蛋,敢于直面残酷的竞争,一次次跌倒了,一次次爬起来,重拾信心,重新出发,昂首阔步向前进,这是多么值得敬佩的勇士!

      ——题记

      因此,好的题记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日记式。采用日记式结构的作文,除了能给读者视觉上的赏心悦目外,在内容上,时间和空间跨度大,能容纳较大的信息量;日记式写法能给读者真实感和亲切感,因此采取此种结构又能起到以情动人的效果,确实值得同学们借鉴。

      3、书信式。近年来,升中考作文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居多,采用什么文体较自由,安排结构也较灵活,有些考生采用书信式写法。采用书信式写法,或记叙,或议论,都能给读者一种亲切感,其效果相当不错。其不足之处是时间和空间跨度不大,所容纳的信息量相对较小。

      布局谋篇还包括写作顺序的安排。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作文最忌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如《驿路梨花》中小茅屋的主人由“老猎人”引出“哈尼小姑娘”,再由“哈尼小姑娘”引出“解放军叔叔”建造茅屋。层层设悬念,给人一种阅读上的愉悦享受。

      总之,作文要别出心裁,别具一格。只有出奇方能制胜。教师在教学






上一篇:农村中学如何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下一篇:如何调节英语教学中的主导与主体关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