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读、思、练
一、读
“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语言训练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一项语文基本功,又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知语言文字的内涵和规律,又在感知语言的过程中砺练了读的能力,这种交替互补、相得益彰的训练,确立了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许多教师不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看书、朗读,只一味追求多讲,把学生自读、自悟、自省的时间挤掉了,这不足取。
实践证明,以“读”为本是学好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构建“以读为轴心,以读带训,以读带练”的阅读教学模式,创造机会,创设情景,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多读,充分地读,读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精文妙理,体味作者的深思妙笔,达到古人所说的“文章读以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真正陶醉其中,从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同时,在多读的过程中又应注意指导读的方法。首先应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内容。学生依据教师提示的问题进行默读、自由读等,边读边圈点批注,画出不懂的问题。再由教师采用提问式、提示式等多种形式进行引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其次精读,品词赏句。这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品味词语情意的读,可让学生边读边想: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最后感情朗读。学生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熟读成诵,积累词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如教学《莺》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进行局部地精读。在讲第二段(即莺活跃好动的具体表现)时,由于这段语句优美,莺活跃好动的形象也描绘得很细致,于是,我通过让学生多次的朗读,并且边读边想象莺活跃好动的形象,学生很快掌握了课文的内容。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总之,追古溯今,读可以说是教师比较基本的阅读教学方式。《诗经》中曾谈到:“吟咏情性,以风气上”,古人对它的阐述为:“动声回音,长言为咏,做诗比歌,故言吟咏情性。”所以,在古代无论是文人墨客因诗性大发而“朗咏长川”,还是私学书堂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都说明读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使是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朗读仍然是教师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将 “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提高读书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二、思
思即思考。它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末乃至以后。实践证明:科学家的第一个发现、每一次发明,都与他们的勤思善思分不开。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良好素质呢?首先,训练读思结合,边读边想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读的过程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应读到何处想到何处。其次,训练学生质疑。“学起于思源于疑”“于无疑处生疑,方是正点”无不道出质疑的重要作用。因而,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在阅读、观察、分析思考上发现的疑难问题大胆地提出来,并及时给予表扬,调动学生敢于质疑的积极性。再者,教师应多示范,使学生善问。在学生没有疑问时,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点拨。如教《莺》第五自然段(莺生性胆小)时,学生却提不出问题,此时,我便问:“这段主要写什么内容?”这时学生很快地回答了,我继续启发:“莺的生性胆小体现在那些方面?能否从文中找出重点的词句?”当学生找出重点词句时,便有学生质疑问:“用这些词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最后是引导学生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疑、释疑,从而更好地突出课文重点。
三、练
“练”是指学生做练习,是在教学过程中或讲完一篇课文之后的各种形式的作业练习。心理学研究发现:练习对技能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可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能力,并形成习惯;也是系统积累、认识规律、形成能力的实践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纲要”的要求,从课文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并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安排学生精做练习,有针对地练习,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练功房”。那么,应如何设计练习?学生怎么练?经验告诉我们:要“精练巧练,训练结合”。“精练巧练”就是设计的练习不要太杂太乱,要少而精,要有趣味性。如在教《皇帝的新装》第三课时时,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发挥你的想象,续写《皇帝的新装》。做此题时,提示学生:皇帝对老百姓会怎么样?假如皇太子已成年,他会怎么样?这样一点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训练结合”就是学生在练习之前要有示范,要有方法上的指导。如在教《莺》这课时,我根据要求设计了以下练习:先让学生读第五自然段,明确本段的写法,然后仿本段的写法(即作者是如何描写莺生性胆小的)选择你熟悉的动物用二百字左右描写出它的性格特征,如狗的凶恶,小白兔的温顺…… 通过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实践证明,让学生去做需要他们自己发挥一点创造力才能完成的练习或作业,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自己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把知识教活了,也使学生的脑子活了。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把握好读、思、练三大环节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增强语文课的趣味性,不仅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而且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上一篇:课堂提问艺术对提高教学执行力的实践与研究
下一篇: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