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研究性学习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进行地如火如荼,在化学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应该是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经验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指导学生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用实际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本身就很有趣,并且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玩密切相关。要使学生热爱化学,真正对化学产生感情,教师就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1.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干柴为什么会燃烧?灭火器为什么会灭火?食用醋为什么是酸的?酒是怎样生产的?汽水饮料生产原理?这些都离不开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
2.用生产实例激发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农业上的农药、化肥(氮肥、磷肥、钾肥),工业上的涂料、颜料、染料、粘合剂、添加剂以及化工产品(无机原料、有机原料)和实用化工产品等,都离不开化学。
3.用社会实例激发学生。比如,污水处理,环境净化,废气、废液、废渣的利用等等。总之,通过这些实例的讲述,再加上教师的加工渲染,一定能产生很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使学生喜爱化学。二、用自主学习,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
化学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研究性活动。学生可以分成小组,选用教学大纲中提供的研究课题,或根据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自拟课题进行研究。如:研究课题是“对当地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的测定”,学生就要到当地各块土地中取有代表的土壤,并编号记载,然后在实验室进行细致的化验,测定有关数据,经计算才可较准确地知道某块土地氮、磷、钾的含量,从而指导农民科学施肥,达到丰产增收之目的。这样的研究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也符合研究性学习的自主学习,注重过程和积极参与的精神,从而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投入化学学习,积极勇跃地去动手、动脑,重视化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同时,重视化学学习的全过程。
自主学习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把学生真正摆进去,形成一种“非学不可、非做不可、非自己想办法不可”的主动局面,使学生在课堂和实验室里经常处于不断发展,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善于总结的环境下,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增强,创造精神一定可以提高。
三、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特别要注重教学策略,真正起到主导作用。
首先,要以情动人。这里的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与教育对象建立感情。要使学生热爱老师,相信老师。当然,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专业知识,声情并茂的表达等等,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同时,要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其次,要联系实际。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相联的。再深奥的理论和知识,都可以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实际事例讲清楚。何况化学科学,本身就与实际结合得更紧密。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多举一些生活实例,使学生不但理解书本知识,同时掌握生活中的化学。
再次,要发扬民主。教师要允许学生说话,哪怕是不恰当或说错,都应让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大胆地设想,大胆地试验。尤其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往往感到好奇,容易去试,经常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是好事,教师应鼓励和支持。同时,也要克服“老师一贯正确”的态度,要相信有时候真理在少数人手里。学生必然胜过老师,“青出于蓝,胜于蓝”,“后来者居上”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只有大力发扬民主,让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说话,才能真正推动研究性学习,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最后,要重视差生。不同的学生必定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和不同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分为上、中、下三等,这是自然的。而教师往往偏爱上等学生,喜欢中等学生,厌恶下等学生。特别是那些调皮捣蛋不听话,学习、纪律比较差的学生,教师更看不起,有时视为“眼中钉”,这是完全错误的。从感情上讲,你越瞧不起,他越自卑,你越痛恨,他越后进;从思想上讲,你越批评,他越不接受,你越点名或惩罚,他就越对立;从素质教育上讲,要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即热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进步),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光爱好学生,放弃差学生是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的。目前,我国提出的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往往在下等学生中,他们与众不同、胆子大、敢说话、敢于与老师较劲。他们可能是创新人才,而我们压制的很可能就是“中国未来的诺贝尔”。因此,要爱差生、关心差生、帮助差生,尽可能地保护他们的特长,不要搞“一刀切”和“一个样”的教育,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综上所述,化学研究性学习,不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也强调以教师为主导的方法和策略。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更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动手和科学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亲近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在化学教学中真正实施研究性学习。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机械制图》创新教学方法探究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