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策略的探究

    教学策略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或者说是具体教学行为的总和,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教与学行为程序等。可以说,每位教师都离不开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策略应当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新课程的课标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材进行剖析和开发,不断探索化学教学新路子,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等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有趣的现象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趣味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的重要教学方法和手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的窗口。形象生动的演示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习兴趣。第一堂化学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在于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心。上课伊始,要向学生介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教师以参与者身份和学生一起变“戏法”:“魔棒点灯”、“水变牛奶、”、“会变色的小猫”、“烧不坏的手帕”、“水变葡萄酒”等魔术般的实验,将学生带入奇妙的化学世界,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是化学?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化学?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

    接下来,老师又演示课本中的4个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随后,教师再简单介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讲解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最后,教师讲述科学家诺贝尔的故事结束绪言课的教学。由此不难看出,一堂绪言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心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化学是研究奇妙的物质世界的科学,学好化学对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产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进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创新教学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操作等知识讲解清楚。把基础知识打牢,学生才能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把基础知识与创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由此及彼,有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燃烧的条件:物质的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可燃物的着火点等。CO2密度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些基本的化学知识,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如在教学中,教师把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用大烧杯罩住,问哪支蜡烛先熄灭,哪支蜡烛后熄灭,让学生作出猜想,然后叫学生代表来做这个实验。学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高的先熄灭,低的后熄灭。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解释这个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要把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同时再做这个实验,结果是低的先熄灭。通过实验比较,使学生从基础知识出发,进行实验探究,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学生通过思考,思维变得活跃,自然会把实验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把基础知识与创新探究有机结合,得出正确的解释,这就是创新。

    新课程标准,正是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始终以创新观念指导自己的工作,把教育、教学和自我学习结合起来。

    三、合理选择教学素材进行教学

    (一)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将一些化学知识置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程教材中有相当多这方面的材料,如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利用这个性质,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以防止水箱中的水冻结;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向公路上的积雪中撒盐,使冰雪很快融化等等。在讲到食品的添加剂时可以应用到近几年曝光的身边的食品“炸弹”。譬如2008 年,“三鹿奶粉”被曝光含三聚氰胺,可引起婴幼儿泌尿系统疾患。全国共有22 个厂家69 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 2010 年,调查发现很多餐馆使用“地沟油”,被曝出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 万吨。2011 年,河南双汇集团的火腿中检出含会导致心脏病的瘦肉精。

    在教学实践中,把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高新科技进行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将高新科技与化学知识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了解高新科技知识,同时也为学生从小立志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近几年来,材料科学领域取得了喜人的成就。能源的开发和研究也有较大的突破。如纳米材料,新型超导材料,合金陶瓷,太阳能发电,核电站建设,氢能源开发和利用等都取得新的成就,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都与化学知识有关。化学知识和化工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及人类文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学好化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尽可能与相关学科和前沿科学连结起来,这是新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要求。

    (三)紧扣环保知识进行教学

    保护环境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化学教学中要将有关化学知识渗透到环境保护中,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材中有关大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污染,废金属的回收利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都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详细而具体的介绍。在化学教学中应把这些知识与我们周围的环境、当前的环保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如学校周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的河流、化工厂等污染源,应当给学生介绍,唤起学生去关注它们,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充分利用与化学相关的时事进行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巧妙地将化学知识与国内外近期发生的事件相结合,使学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社会、科技的发展联系起来。如近期某地发生的火灾、煤矿瓦斯爆炸、日本核电站爆炸导致核泄漏事件以及最近台湾的DEHP(塑化剂)风波等,都可以作为时事教材,引导学生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又如,在教学中把有关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和俄罗斯执行《京都协议书》产生的背景和相关内容给学生作比较具体的介绍。“绿色化学”是21 世纪发展的方向,让学生了解 “绿色化学”的涵义和概念,从而获得科技信息。把化学教学与相关时事巧妙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关注并获取有关化学知识的信息。

    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教者应当以创新的观念指导自己的工作,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把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科技、环保等方面联系起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等能力。






上一篇:长途客车智能防超载检测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针对失分原因寻求复习对策——谈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题复习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