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成绩决不只是取决于智力水平的高低,从长远观点来看,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应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全面完善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与发展智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一、寓教于乐,培养学习的兴趣
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寓教于乐。例如导语设计得引人入胜,能帮助学生较快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又如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创造相应的情境,可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效果;幻灯片展示,可把学生难以理解的课文内容化为直观的具体形象;配乐朗诵,可把学生带入所描绘的意境中。这样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就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更深入地感知、理解教材。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通过配乐朗诵,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把握了作者深沉真挚的感情,既感受大堰河凄凉孤独的身世,又感受诗人在狱中艰难冷酷的环境下念念不忘自己的乳母的情怀。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把学习的“乐”提高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乐知者”?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即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思”和“言”的活跃。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
二、创造条件,激励进取的精神
不断超越自我和他人,追求更高的目标,这不仅是学好语文的保证,也是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起码要求。进取精神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而自信包括勇于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和修正自己的错误两个方面。课堂上要设计好提问,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独立思考,既不固执己见,也不盲从别人。对意见正确的学生,尤其是对那些是少数仍能言之有据地坚持己见的无疑要给予表扬;而对持错误意见的学生,更需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当众改正,这样更利于激发起进取心。
盲目自傲和自卑是学生中常见的两种心理障碍,实际是缺乏自知的两种表现形式。自傲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所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自卑则是不相信自己的潜力,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而克服这两种障碍的有效方法,就是通过经常自我审视,反思,从而达到自知,正确地认识自己。如每次测验后要及时反馈,使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自己的得失及根源。这道题做对了,是胸有成竹做对的,还是侥幸碰对的?那道题做错了,是粗心大意,还是思路不对?学生通过这样的自我审视就能找出自己的优越和薄弱环节,总结教训,及时调整改进学习方法,为进一步超越自己和他人铺下坚实的台阶。实事求是看待自己,既应看到自己的优点,也应看到自己的缺点,做个自信的人。
每单元作文后,让学生自改、互改作文,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时能依据语法知识,从错别字到病句;从修辞到表达方式;从详略到结构。相同的一道题目,他们通过修改文章的过程,了解自己在哪些地方写得比别人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如别人,是构思选材还是另有原因?让他们在对比学习中进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修改后交流心得,分享感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自信心,又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还可使教师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改进教法。
三、明确目标,磨练坚强的意志
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有利因素,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深刻理解,体会课文所描写的古今中外名人刻苦顽强、持之以恒的精神,并真正认识到顽强的意志在这些名人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如《徐霞客游记》一文,写徐霞客“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无论何种情况下,他总要把当日经历和观察所得记录下来,即使在“日行千里”、“露宿山野,寄身草莽”时,也“要燃枯草照明,坚持写游记”。教学中可让学生结合几百年前交通落后,环境恶劣的实际来深刻理解想象这一系列词句的内涵,体会徐霞客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从而受到感染教育,自觉向他学习。
其次,安排学生有一定难度的语文活动,如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或进行课外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定期检查或讨论交流;作文训练要求学生不厌其烦地认真推敲、修改,逐步提高作文质量;口语交际每人轮流上台演讲,锻炼他们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等能力;课堂讨论中常为不爱发言的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克服怯场和怠惰的心理障碍,还可让他们负责主持一些活动,帮助他们在同自身弱点和客观不利因素的斗争中磨炼意志 ……意志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养成了。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语文工作者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上一篇:运用教育学理念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