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改新形势下物理作业类型的设计
[关键词] 课改 物理作业 设计
教学过程中作业是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必要措施,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与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但传统教学中的作业存在内容和形式单一、强调死记硬背、重复模仿和机械训练等,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被忽略了。那么在课改新形势下如何合理地设计作业才能有利于三个维度教育目标的全面落实呢?我对物理作业的类型进行了改革,让学生快乐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下面谈谈我在物理教学中尝试使用的几种作业类型:
一、阅读与视听型作业
现在是知识激增的时代。很多知识跟物理规律有关。当学生对物理知识了解到一定程度时,就适当合理地布置些阅读性作业(如教材中的“科学世界”、“STS”等),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也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各种相关的课外书籍或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各种视听媒体了解当今科技动态,这样使学生在理解书本知识之外,还联系了自然和科技,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如学完《光现象》后,我布置了“寻找有趣的光现象” 的作业,学生一口气从网上找到了“天空的颜色”、“绿色的太阳”、“红色的月亮”、“海市蜃楼的成因”等资料。此外,学生在学习其它章节时,还收集到人造卫星、神舟飞船、助听器等有关资料。这样以兴趣促阅读,既巩固了知识,又促进了知识的迁移,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学生的学习向生活、社会等广阔时空进行拓展,使学生作业的天地更为广阔。
二、想象与推理型作业
当今课改,特别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要善于捕捉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为此,可以设计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业。如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声音”、“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了”、 “假如没有了摩擦和惯性”,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写出一篇包括三或四个合理场景的小文章。小文章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由于有一定的选择性、自主性,学生也能积极地从各自所选的角度尽力写好,而没有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更不会扼杀学生的想像力。
三、观察与探究型作业
传统教学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略了理论联系实际,导致不少学生动手能力很差。为此,新课程理念强调要让学生学习的内容从课本向生活、社会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自主动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如学习了《摩擦力》后,可以让学生课后观察一辆自行车,说出哪些部位是增大摩擦力,哪些部位是减小摩擦力的?学完《杠杆》后,可以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哪些物品是利用了杠杆原理来工作的?另一方面,让学生尽可能多做一些相关的探究实验,如在学习“力学”内容后让学生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学习“光学”内容后让学生制作小孔成像仪和简易显微镜等,让作业以一种实物形式保留下来,以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钻研,使学生深化了知识,训练了实验的操作能力,又培养了他们注重实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能力,培养其对科学的求知欲和勇气。
四、社会调查实践型作业
在一些人眼中,学生的任务就是读书,如果关心其它事情,便是“不务正业”。因此,不少学生不太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甚至身边发生的事情。这样,学生就会逐渐脱离社会,获得的信息也相对狭隘。显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仅凭书本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是行不通的,而且它也会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教师应根据课程的安排适时展开课外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步入社会进行调查。通过学生亲自实践调查与设计研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意识和实践研究能力。如在讲完《噪声危害》时,让学生调查生活中有哪些噪声,这些噪声有哪些危害,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噪声等等,提出合理的建议。凡是与物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都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实践证明,这种作业形式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也能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长才干,学会做事、学会处事,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总之,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物理作业的模式也应该得到不断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指导代替传授,以鼓励代替指责,以评价代替批评,并以探究性作业代替机械性训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思考、接受问题,在主动参与的意识中练习、掌握知识,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大民:《论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 年04 期
2.张太富:《在物理规律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0 年10 期
3.赵新华:《郁建石;物理作业改革思路》,物理教师,1998 年09 期
4.赵小平:《走出布置物理作业的误区》,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6 年
5.杨方耀:《就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浅谈物理作业的设置与批改》,当代教育科学,1994 年 06 期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下一篇:浅谈情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