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形式多样开展政治课教学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通过参加各级培训、自己学习和探索、与同行广泛交流等途径,逐步接受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并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学习、理解和贯彻新课标精神,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挖掘和利用新课程的有利因素,大胆开展新课标下政治课教学实践的研究,得到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问是一门艺术。好问题能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我努力创设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是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思维,尤其倡导对教师观点的合理“反叛”,引发师生之间的争鸣,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例如,我在《我们共有一个家》的教学中,分析台湾问题时,我与同学们一起剖析了陈水扁“两国论”的实质和危害性。大部分学生对此问题都达成了共识。然而,有个学生沉着地亮出了异议:“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印尼的东帝汶,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来解决台湾的归属问题呢?”一石击起千层浪,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议论。这时我首先表扬了他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然后我又从更高更远的角度与学生共同探讨这个问题,令学生心悦诚服。这位同学的思维得到了鼓励,从此他对政治课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也经常提出一些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学生的探索精神得到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另外,为了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我常常采取分组竞赛作答、你问我答、你答错我改正等多种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非常喜欢这些方法,个个都积极思考,讨论的气氛也相当热烈,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高了,课堂效益自然就高了。

      二、革新教法,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这一门学科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它体现的并不是你记下了多少理论观点,而是集理解、分析、综合、运用、语言组织、政治觉悟于一体的多种能力的全面提高。因而,政治课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在政治教学中,我不间断地开设了诸如“朗读竞赛”、“课前三分钟”、“时事演讲”、“论文比赛”、“记者招待会”、“辩论赛”等活动。这些生动有趣的课型的开展,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更能激起同学们对于政治这一门课程的热爱,使他们对于政治这一门学科“爱学”、“乐学”。同时,他们的分析、综合、运用、语言组织能力,也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高。其次,在政治教学中,我注重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大量鲜活的现实材料去佐证书中的基本观点。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同时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看问题才能更深、更透、更远。同时, 我注意引导学生多看电视新闻、书刊报纸,要求学生学会运用书本中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很多同学在学习了《风雨中我在成长》这课以后,在如何对待困难与挫折、顺境与逆境、理想与现实等问题上都收获很大,给自己增添了前进的信心和动力,并感觉理论知识的学习太有必要,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新教材的一大贡献是在理论知识学习后,适时安排活动课将教材中大量空洞枯燥的政治理论,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实践和活动在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以及增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的重大作用,更进一步地巩固教学内容。这也是促进教学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因此,我经常组织同学参加社会调查、义务劳动、野炊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会,让他们亲眼目睹社会现实,从中受到教育,明确学习目的,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同时,我还组织了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等活动,并成立了“求索”课外活动小组,专门学习讨论学生中感兴趣的话题。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受到无比乐趣。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推动了教学工作。

      总之,教师应紧跟新课改形势,更新教育理念,调整角色地位,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争取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高文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2)《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如何应对古诗词教学
下一篇:创新——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