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看法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是取得教育教学效果好坏的主要因素。那么怎样的师生关系才算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和谐是指情感和谐、认知和谐和发展和谐,而师生情感和谐是前提,师生能做到互相了解,学习上和生活中学生能与教师畅谈观点、看法,情感相融、心灵相通,彼此能敞开心扉沟通交流,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只有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的潜力得以充分挖掘和发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因此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极其重要。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教师要倾注真情,关爱学生,重素质、树形象

      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怎样能使学生“亲其师”呢?教师应该关心学生,我觉得“管人需管心,管心需关心,关心要入心,入心需真心”,有一个广告词也写得很好:“沟通从心开始!”所以,只有教师做到真诚关爱学生,才能换取学生的信任。其次,教师应当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较高的驾驭课堂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师德形象,优雅的举止言行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敬佩你,一旦学生喜欢教师,他们就会 “爱屋及乌”,喜欢上你的课堂,喜欢你的教育引导,才能真正做到“信其道”。

      二、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是师生沟通的主要部分,课堂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假如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时间一长,师生关系就会恶化。因此,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遵循所任教学科的特点,运用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精讲基础知识,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能力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尽量让学生以一种放松的、开心的、舒畅的心情参与课堂学习。

      三、教师必须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学生

      在教师眼里和心里都不能存在“优生”和 “差生”之分,只能想着如何来发展提高每个学生这问题。不偏爱尖子生,不歧视后进生,也不因学生的性别、家庭出身等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在教学中,通过友好的问候等学生愿意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的或其他学习落后的学生,都能经常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以免一些学生因老师照顾不到自己而认为不关心自己,从而产生抵触情绪,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四、教师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不将坏心情影响学生

      良好的情绪可以使学生心旷神怡,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不良情绪能诱发学生焦虑心理,压抑课堂气氛,导致教学中学生角色的附庸化。生活中有喜有忧,挫折与坎坷在所难免。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在情绪低落时,教师要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振作,让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乐观、稳定、积极向上的状态,以豁达的胸怀对待生活、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会真正走近学生,学生也才会真正走近你。

      五、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耐心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针对现在的新课程教材开放性问题多,有的拓展性问题稍难的特点,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而对学好教材信心不足,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多做思想工作。学生毕竟是学生,贪玩是他们的天性,老师是领路人,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要多一些正面引导,不能讽刺挖苦,因为抱怨只会使学生变得越来越坏。相反,如果教师乐意牺牲休息时间,耐心细致地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就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优势和不足,养成健康向上的品格,树立自信心,坚定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让其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师生关系是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的心灵才得以相通,彼此有了思想交流就有了传递知识的桥梁。如果每个学生经常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形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素质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把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
下一篇:运用“探究性学习”优化历史教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