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
一、把目光投向班里的“丑小鸭”
在我所教的班里,有一位学生性格内向,平时少说话,不合群,不太引人注意。在一次课上,我问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这样一个书本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没想到他这样回答:“我不知道。”“那书上有啊,看着书回答吧!”“我找不着。”我还以为他是上堂课没有专心听讲,加上没有复习造成的。于是,我就请其他同学起来回答,并指出在课本上哪一页哪一行。这样一来,我想他一定会回答了。于是再请他回答,但他仍脸色冷冷、生硬地回答:“我不晓得!”终于,我耐不住了,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他低着头,不时地向我扫视,以观察我的表情。我心里也琢磨着:或许是有其他原因,或许是自己不好,不应该非要他回答……但我没有道歉,继续上我的课。其实我的心仍放在他身上,我曾几次把目光投向他,想以期待的眼神、友好的示意,转变他的情绪,激发他的学习热情。然而,他耷拉着脑袋,沉沉地垂着眼帘,再也没有看我一眼。
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推心置腹地对他讲:“刚才,我有点过急了,你不会,也是正常现象,我有责任,不该当着全班同学厉声批评你,弄得你难堪,这是我的过失,在这里首先向你道歉!然而,对于那个问题,你到底会不会啊,现在我先教你好吗?”他垂着头,低声说: “老师,那个问题我会的,是故意不回答,也是我不愿回答。”“啊!那是为什么呢?”他沉默片刻说:“对于你的提问,我回答和不回答,反正都一样,老师,你好像本来就不喜欢我……”他说着,眼里含着泪花,声音有些哽咽了!啊,这是从何谈起?我吃惊地看着他,轻轻地问他为什么这样想。“我猜的,时常我看你总是把眼光投向别人,投向成绩好的,投向抢着回答问题的同学,很少看我……反正我不好了……”
经过谈话,彼此沟通了,距离拉近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事事处处关爱他,师生关系很融洽,他也很热爱我所教的学科,学习热情高,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依时完成作业,每次单元考查都达标,到期末他的成绩一下提高了不少,竟在班上获得第三名。
上述事情,好像有点不可思议,但细想起来,是有深刻的原因的。在很多班级都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或者因为性格内向,或者因为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特长,于是各种表扬、奖励轮不到他们,当班干部、进兴趣小组没他们的份,课堂提问也很少“光顾”他们,甚至老师的目光也极少投向他们。于是,他们成为班级中被遗忘的“丑小鸭”。但是,正如阴影中的草木特别渴望阳光照耀一样,这些“丑小鸭” 希望得到老师关注的愿望尤为强烈,在愿望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常常会出现逆反心理,出现一些诸如故意或不愿意回答问题这样的不合常规行为。
二、注意调控好关注“白天鹅“的度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一方面要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丑小鸭”,努力消除自己视野中的“盲区”,把“师爱”洒向班里的每一个角落。既爱中意的“白天鹅”,更爱看不惯的“丑小鸭”。但笔者认为对“白天鹅”的关注不要“太过分”,不要使中下层的学生尤其是那些“丑小鸭”们产生错觉,认为老师“偏心”,只关心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或者只关心那些“班干部”。另外,对“白天鹅”们的过分关注,也容易使他们产生骄傲思想,认为老师反正喜欢他们,做什么事都不用担心,做好做坏老师也不会说什么。对此,笔者有过深刻的教训,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这位学生成绩好,又是班长,老师都十分偏爱他,工作让他做,上课老师又总是关注他,即使该生平时犯了错误,老师也给他“面子”。久而久之,该生也错误地认为自己高其他同学一等,开始时犯一点小纪律,觉得没什么,老师也没在意,但后来该生越来越狂,竟发展到纠集同班同学殴打低年级的学生,受到了学校的处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师平时太过偏爱他,过分关注他们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反作用,所以,作为教师对待“白天鹅”一定要注意好“度”。
总而言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待学生既要公平、公正,又要将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既要有分寸地关注“白天鹅”,又要更多将目光投向“丑小鸭”。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下一篇: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看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