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连平县力争2013年在全市率先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县”

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电脑。 

     清末名士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疾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百年以后,呼声犹在,为智者笃行。

      要想少年强,则须兴教育。教育兴,则经济、人文的发展才有了壮大的根基。正是深知这一点,连平县委、县政府从2010 年开始,提出举全县之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通过3 年努力,使全县教育发展各项指标显著提高,教育综合实力处于全市先进水平。

      号角起,则风云涌动,一场重教、兴教、支教的浪潮在连平县上下兴起。今年3 月,该县忠信镇成为我市首批“广东省教育强镇”。今、明两年,该县还将先后完成第二批和第三批8 镇“创强”申报评估验收工作,力争2012 年年底前完成9 个镇创建“教育强镇”任务, 2013年在全市率先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县”。

3年内成省教育强县

     自去年6 月连平县正式开展创建教育强县工作以来,仅大半年时间,忠信镇就拿下了 “广东省教育强镇”的牌子,赢得首战。这种让人惊喜的“创强”速度背后,是当地政府“穷县富教育”的坚定决心和战略眼光。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要让一个山区贫困县在有限的财力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首先就要在意识形态上破除“唯经济至上论”,让财力下沉,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为此,连平县委书记罗小聪提出“再穷不能穷教育”、“抓教育就是抓发展”的思路,要求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完成“创强”目标。

      2010 年6 月,连平县成立教育“创强”工作领导小组,由罗小聪亲自挂帅,县长钟明任常务副组长,各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吹响了“创强”的冲锋号。

      连平县的目标是:力争在2012 年年底前完成9 个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任务,2013 年全面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县”。

“三招”破资金难题

      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解决一个“拦路虎”:资金。据测算,从2010 年至2013 年,除财政正常投入外,连平县还需增加投入资金 1.5 亿元。这笔资金将由市、县、镇三级政府共同承担,以县筹措资金为主。

      那么,如何筹资呢?连平县委、县政府拓宽思路,采取了三个招数。

      第一招是财政保障。该县坚持政策上优先向教育倾斜,优先保障教育经费,要求各级政府依法做到教育经费“二个比例”和 “三个增长”。“二个比例”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的比例达到4%,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三个增长” 是指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生均义务教育经费逐步增长,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据了解,该县教育投入已由2008 年的 2.1 亿元提高到2010 年的2.74 亿元,年均增长4.8%。

      第二招是采用“六个一点”的办法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六个一点”即积极争取省市扶助一点、县里投入一点、帮扶单位支持一点、镇村筹措一点、社会捐助一点、融资借贷一点、建设方垫付一点。在争取省市扶助方面,该县积极主动向上级部门汇报 “创强”工作,全力争取校安工程、规范化学校建设等专项资金,其中,2010 年11 月,忠信镇成功竞得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专项奖励补助资金500 万元;在镇村筹措和社会捐助方面,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带领镇村领导上门动员热心企业家和外出乡贤捐资“创强”。

      让人欣喜的是,在连平县,社会各界支持 “创强”工作的热情高涨,纷纷慷慨解囊捐资助学,仅忠信镇的“创强”工作就发动乡贤捐资555 万元。目前,该县共收到社会各界“创强”捐资近2000万元。

      第三招是“以奖代补”。在教育“创强”过程中,该县财政为每个“创强”镇安排300 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并对通过“创强”验收的镇给予50 万元的奖励,对提前完成“创强”的镇给予100万元的奖励。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连平县委、县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是教育强镇创建工作的难点,也是“创强”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建设足够的功能场室和配齐功能场室的基本设备设施,是“创强”的基本要求和条件。

      近年来,连平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先后将3 所初级中学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3 所初级中学和36所农村小学的撤并工作。

      在加快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方面,连平县以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为契机,自2010 以来,投入2005 万元实施校舍安全项目28 宗,极大地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和综合防洪能力。同时,该县还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推进功能场室建设、设备设施配套以及学校“四化”(绿化、美化、净化、文化)建设。

力争明年申报教育强县

      创建教育强县关键在镇,重点在镇,难点也在镇。连平县共有13 个乡镇,如何整体科学规划实施?连平县提出,采取“先易后难、逐步实施”的方法,力争在2012 年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县”。

      连平地处山区,经济并不发达,要同时启动13 个乡镇“创强”非常困难。为此,该县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按照“先易后难、逐步实施”的原则,对创建教育强镇工作进行了科学规划:第一批完成忠信、上坪两镇“创强”任务,其中忠信镇已经获得 “广东省教育强镇”的称号,目前上坪镇正在准备申报评估验收;第二批完成大湖、油溪、陂头3 个镇,去年10 月已经开始实施,计划今年申报评估验收;第三批完成元善、隆街、高莞、内莞4 个镇,计划今年6 月启动,2012 年上半年申报评估验收。

      据了解,按照“创强”要求,全县只要有一半以上的镇完成“创强”任务,就可以申报创建教育强县。为此,2012 年上半年完成9 个镇“创强”任务的同时,连平县将申报创建教育强县,并力争其它4 个镇在2015 年通过教育“创强”评估验收。

“创强”亮点

亮点一 请专家为创强“把脉”

     为了顺利开展教育“创强”工作,少走弯路,多学习创建教育强县的先进经验,连平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镇村干部先后到清远市佛冈县、梅州市蕉岭县参观学习“创强”经验和做法,同时还邀请了省创建教育强县的专家到连平,为连平教育“创强”把脉开方。

亮点二 建立“创强”责任考核机制

      在“创强”过程中,连平县不但建立了创建教育强县县领导挂钩联系制度,还与13 个镇签订了“创强”工作责任书,坚持把“创强”工作作为考核领导业绩的重要内容,建立“创强”工作奖罚机制和督查机制,全面落实责任。

亮点三 书记县长“上阵”筹

      为解决资金这一“创强”的“拦路虎”,连平县委书记罗小聪和县长钟明等领导亲自上门动员热心企业和乡贤捐资。其中,罗小聪就主动为忠信镇筹得第一笔“创强”资金。

      此外,为鼓励社会各界捐资,连平县对积极引资筹资,成绩突出的镇,由县财政进行奖励,一年筹集社会资金100 万元以上的镇,按筹资额的10%给予奖励。对热心支持 “创强”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也予以表彰和奖励:个人捐资建校50 万元以上的,建筑物可以其姓名冠名;个人捐资建校100 万元以上的,该校可以其姓名冠名,并授予其“荣誉市民”称号。

亮点四 注重推广“忠信经验”

      2011 年4 月,连平县创建省教育强县工作现场会在忠信镇召开。忠信镇是连平县 “创强”的第一批实施单位,也是我市第一批 “广东省教育强镇”。连平县在推进“创强” 工作中,十分重视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在全县各镇推广忠信的“创强”精神和经验。

相关链接

连平拟投入429 万元 加强中小学校舍安全

     本报讯 记者从连平县获悉,今年,该县计划投入资金429 万元,进一步加快推进该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

      据了解,2011 年该县校安工程规划建设项目22 个,其中新建项目11 个、面积5335 平方米,加固项目11 个、面积 9000 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429 万元。截至7 月底,新建项目已完工1 个,加固项目已完工6 个,其它新建项目及加固项目已全部开工。






上一篇:浅谈拓宽语文学习空间
下一篇:连平县委书记罗小聪畅谈“教育强县”工作——“谋求长远幸福,关键在教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