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村大变样村委会有了新办公楼农村劳力进了高新区
17 日上午,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里,龙川县细坳镇大河村的男女老少一个个喜气洋洋,迎来了对口扶贫单位——市高新区管委会、市卫生监督所、市工商银行一行,举行扶贫“双到”项目剪彩仪式。据了解,自去年挂钩扶持大河村以来,这三家单位落实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修建村委会办公大楼、村道、水利、危房改造等项目,共投入资金120万元。
贫困村建起办公楼
当天上午11 时,市高新区管委会、市卫生监督所、市工商银行为大河村扶贫“双到”项目进行剪彩。据了解,为改善大河村村委会办公条件,三家单位共筹资50 万元修建了这栋办公楼。
修建村委会办公楼只是三家单位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其中一个内容。自启动扶贫工作以来,市高新区管委会、市卫生监督所、市工商银行多次进村入户进行实地调研,根据村和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筹资120 万元帮扶大河村,鼓励贫困户发展毛竹种植、养鸡、养猪等生产项目,帮助大河村入股市富民工业园股份两股,进行村道修建,使全村主要道路基本实现硬底化,进行危房改造,使10 户贫困户可住上新房等等。
据了解,大河村是我市最偏远的村子之一。它地处山区,与江西省定南县交界,从市区出发,到达大河村要3个多小时。这个自然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民主要以种果、养鸡、养猪为收入来源,增收渠道少,村里215户人家,其中90户是贫困户,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
但如今走进大河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平坦的马路,两边是新建成的房屋,门前还挂着大红灯笼,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冬日的稻田中间,是一条条“三面光”水渠。有感于村子的变化,大河村的村民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三个单位为他们建起了办公大楼,添置了办公设施,筑起了一条条水泥村道,进行了农田“三面光”水渠改造,还对口扶贫90 户贫困户,大家有目共睹,这一切举措改变了村容村貌,使村子发生了空前的变化。
剩余劳动力有班上
大河村村民李月林是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衍楠挂扶的贫困户之一。老人家家中6 口人,儿子、儿媳到东莞打工,留下两个小孩在家读书,再加上李月林老人患有胃病,一年下来医疗费用也是不小的数字,一家人常常是入不敷出。
17 日中午,李衍楠来到李月林家里。当得知老人儿子、儿媳在东莞打工,人均月收入才1500 元左右时,李衍楠建议老人让儿子、儿媳回到高新区就业,并为老人算起了经济账:儿子、儿媳在外地务工,月平均总收入仅3000 元,刨去住房及日常消费所剩无几,而且东莞离家较远,来回花销大,如果在市高新区企业务工,包吃包住,每月平均收入为1800 元/人,加上离家近,平时有时间还可以回家看看老人孩子。
当天的剪彩仪式不仅有大河村村民参加,也引来了细坳镇10 多个村的村委会干部。李衍楠趁此机会鼓励细坳镇各村劳动力到市高新区企业务工,这样一来,既方便企业招工,也有利于村民脱贫,实在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本报记者 黄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