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 高三师生紧张备战高考 中小学抓安保预防甲流
2 月18 日,全市中小学校正式开学。开学的新鲜事挺多,记者走访发现,市区各大中小学校不仅忙于抓好治安工作,还忙于如何防止流感。此外,对于高三的师生来说,这个学期意味着冲刺阶段,他们目前已经进入备考状态,既紧张又兴奋,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园,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吧。
高三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备战高考
对于高中来说,最紧张的莫过于高三考生。寒假一结束,便意味着最后冲刺的开始。2 月18 日上午,在河源中学高三年级,记者看到,同学们早已经进入了紧张的上课状态,都在以积极的心态来迎接高中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
“这几个月就是考验自己的时候了!目前要做的就是努力去适应新的作息时间,挖掘自己最大的潜力。”河源中学高三学生小谢胸有成竹地对记者说。据他介绍,在寒假期间他也没闲着,趁假期好好补习了一把,父母看他这么认真也挺高兴,特意免了往年带他走亲访友的习惯。
高三,听起来是一个带有黑色气息的字眼,虽然容易让人把它与头悬梁、锥刺股等词语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家住埔前的女孩古思华却不是这样想的。她告诉记者,整整一个寒假,父母经常对她说,只剩下几个月了,现在只要认真读书,就可以考上大学了。父母的期望让即将步入最后冲刺关头的她感觉既紧张又兴奋。
古思华在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读书,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成绩在年级里属于中等偏上。这个笑容灿烂的女生告诉记者,开学了,她已经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把紧张化为压力,促使自己认真学习,不过并不是一味地死读书,而是注意劳逸结合,学习之余也会打打篮球,这样才能身心健康,以更好的状态迎接高考。
“只要是好大学,我都挺喜欢,最好是能考上深圳大学。”说起以后的事情,古思华的脸上满是憧憬向往的笑容。
高三老师:必要时给学生心理辅导
相比学生的忙碌,高三老师似乎更辛苦。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的何老师告诉记者,从刚刚结束的寒假开始,自己和同事们就已经在着手备课,开学前要做好下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
何老师不仅担任高三年级的班主任,也是三个高三班的政治课老师。开学之后,何老师不仅要进行正常授课,还需轮流值班进行早晚自修的监督,对于一部分学习有疑问的学生,老师还要进行额外辅导。“估计只有清洁工、屠宰工人和送报纸的和高三老师是同时上班的,每天6 点起床,摸黑就到学校了。”何老师笑着说。
而进入最后一个学期,高三学生的心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样成了学校的工作重点。何老师说,开学后同学们普遍感觉过了个紧张的假期,吃年夜饭时亲友会关切地嘱咐“要考个好大学啊”,有同学苦笑着说“连压岁钱都觉得沉甸甸的”。针对同学们这样的情绪波动,学校要组织团体辅导和讲座,而老师也会留心学生的举动,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学生减压,必要的时候还会与学生家长沟通。
“现在离高考还有106 天,我们希望能把这750 多个学生都送到大学校园。”这是何老师和同事们的开学愿望。
狠抓安保确保学生安全
年味未散,各学校已陆续开学,原本寂静的校园又重新热闹起来。2 月18 日是市区中小学正式上课的第一天,当天,记者走访市区数所学校,发现各学校的安保措施都比较严密。
18 日上午10 时,记者来到市一小门外,只见该校大门紧闭,但有一个小门可通过。当记者试图跟随一位教职工进入学校时,门卫马上上前拦住并询问。记者表示想找学校领导谈点事,门卫告诉记者要致电该领导经过同意并填写相关登记表才能进入学校。
当天下午2 时30 分,正是上学的高峰期,在源城区东升小学,三五成群的学生正有序地走进校门,校门口有两位保安正在值勤察看,关注校门口的安全。
“我们学校安排了教职工轮流值班巡视,在上学和放学两个时段加强看护力量, 严把进出关。”不少学校负责人表示。说起校园安保,市一小副校长肖春花介绍说,学校各班级开学第一课就是给学生们讲解校园内外安全问题;同时叮嘱学校安保工作人员把好校门关,外人进校需要预约登记;此外,学校规定,学生中途离校需要老师、家长签字同意。考虑到市一小一出校门就是马路,学生们放学后都会由专人带队缓慢走出校园,学校平时还会与家长短信沟通,提醒一些低年级的家长记得及时来学校接送小孩。
记者了解到,市区公安机关已采取加强安全保卫力量等举措,全力投入校园安保工作,保护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维护校园秩序, 共同编织校园“ 安全网”。在学生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做到校门口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 派出所民警、巡(特) 警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的治安巡逻,特别是在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和校园周边治安情况复杂的重点部位,派出警力武装巡逻,加大巡逻力度;市区各派出所指定的负责挂点学校的民警将给学生上法制和交通、消防安全、自我保护的教育课。
甲流逼近各校处于备战状态
开学了,孩子们像一群小鸟一样, 呼朋引伴, 从有父母庇护的 “小家”飞到了集体“大家”。集体大家庭固然热闹,但公共卫生安全隐患说不准也会来凑热闹,前几年甲流在学校肆虐的情景至今仍让不少家长心有余悸。今年甲流的发展趋势如何,学校又做好了哪些防御措施?这是家长们放孩子回归集体前都在考虑的问题。
开学这几天,记者走访了市区内的几所学校,在校园里,记者看到,如何预防甲流无疑是黑板报和宣传栏最热门的话题。市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科科长王海告诉记者,在防控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市疾控中心在开学之前就已经和教育部门做好了沟通,在流感高发季节逐步 “ 逼近” 的形势下, 将“ 全民防控” 的思想也灌输到学校各个角落。除了黑板报和宣传栏,还组织专家到学校开宣传讲座,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在流感高发季节尤其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以及在天气多变的气候下,如何注意防寒保温等。
开学之前,卫生和教育部门要求各个学校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学校的环境卫生, 重点对教室、宿舍、厕所和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清洁,不留卫生死角。特别要求对学校食堂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 彻底清洗、消毒学校食堂设备、设施及用具,保持食堂内外环境整洁;加强教学、生活场所的通风换气工作,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
开学之后,学校的老师也会时刻注意学生的动态,加强晨检,落实学生因病缺勤请假的病因追查和登记,一旦班级中出现发病人数异常增多的情况,学校会及时地与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救治。
王海还提醒广大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感冒样的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建议让出现流感症状的孩子在家治疗,并做好自我隔离。
今年自愿自费接种甲流疫苗
甲流肆虐的时候,给孩子注射一针甲流疫苗让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放心,今年还会不会组织学生注射甲流疫苗呢?
市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科科长王海告诉记者,与往年不同,今年没有免费的甲流疫苗提供给学生了。为了应对甲流流行的趋势,今年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也在升级换代,普通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也增加了抗甲流的成分,市民不再需要注射专门的甲流疫苗。家长如果要给孩子注射流感疫苗,秉着自愿和自费的原则,可以到当地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
今年的5 月份到7 月份是流感的高峰期, 当前虽然没有重大疫情爆发, 但现在正在逐渐地进入高发季节, 预防流感也不容忽视, 儿童和在校的中小学生最好在流感高峰期到来之前就注射流感疫苗。
另外, 根据对甲流的监测情况, 甲流病毒目前并没有发生变异,去年已经注射过甲流疫苗的人群,体内的抗体仍然有效,所以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
孩子该如何支配自己压岁钱
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有“盼头”的了,除了有很多零食可以吃、每天可以睡懒觉之外,收压岁钱也是让孩子们高兴的事情之一。
开学了,晒晒自己的压岁钱,少的几百,多的几千甚至上万,孩子们可以说是一夜暴富了,可家长们的担忧也随之而来。面对这笔比平时的零花钱多出不知道多少倍的“巨款”,孩子们能掌控好吗?会不会养成大手大脚乱花钱的毛病呢?
压岁钱该怎么花,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用途。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大多数的压岁钱都免不了被家长“充公”的命运,原因很简单,孩子还小,不会花钱。但随着孩子自主性的逐渐增强,家长们的这种做法也会引起孩子的抗议。于是家长们又想出了比较能让孩子们接受的新招。
小雨今年10 岁,今年过年,小雨从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里“收缴”的压岁钱差不多有一千多块钱了,这笔钱照例还是被妈妈存进了银行里。小雨告诉记者,几年前妈妈就专门在银行给她开了一个账户,专门用来存她的压岁钱,妈妈告诉她,将来这笔钱就用作小雨去国外留学的费用。对于妈妈的做法,小雨也是乐于接受。
对于大一点的学生来说,很多家长也会“民主”地让孩子自己管理这笔钱,而且在过年这段时间,家长对于孩子们偶尔的奢华也不会多加干预。记者了解到,也有不少中学生将压岁钱用在与同学聚餐、唱歌等。有更多的学生选择送一份礼物给自己,其中数码产品是首选,比如,一部心仪已久的手机、电脑等。
孩子们花钱花得越乐,家长的担忧也就越甚,孩子们出手大方万一形成习惯怎么办?跟其他同学攀比怎么办?家长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
有教育专家表示,适当的消费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必需的,但随着青少年可支配的资金逐渐增多,家长应提早培养其理财观念,让他们学会合理分配和利用可支配资金,避免出现冲动消费和攀比消费的现象。
本报记者 黄丹 冷春玲
更多信息详见河源民生论坛:1、http://bbs.hynews.org/search.php?mod=forum&searchid=2&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
2、http://bbs.hynews.org/search.php?mod=forum&searchid=3&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