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抽查出31种食用油不合格 河源市场暂未发现
本报讯(记者 俞冰传)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共抽查了全国293 家企业生产的303 种食用植物油产品,发现有31 种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其中广东省内食用油生产企业就有 14 家。这14 家食用油生产企业产品因黄曲霉素、酸值超标等原因被判不合格。
资料显示,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对动物的肝、肾、大脑和神经系统等均会引起病变,而酸值是反映食用油是否腐败变质的重要指标,一旦超标食用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记者发现,除了广东高要孖宝花生油和神符山花生油有牌子之外,其他企业的产品均是无牌产品,而这些不合格的企业大多分布在云浮、清远、高要、肇庆等三四线城市。
记者走访我市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没有发现这些不合格食用油企业的产品。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尽量选择正规、信誉好的商家,并挑选包装完好、近期生产、知名度较高,有QS标志的商品。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