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这些行业内幕,你知道吗?

      昨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权益保护和行业潜规则揭秘再成社会热点。本报也联合市区主要论坛发布了“与您一起揭秘消费内幕”的征集令,得到了市民的关注与支持。(详见河源1、http://bbs.hynews.org/thread-74176-1-1.html,2、http://bbs.hynews.org/thread-69083-1-1.html

      从市民报料和记者调查中,本报整理了部分行业揭秘案例。了解这些行业内幕,可以帮助市民在购物消费时多留个心眼,有效归避消费陷阱。

人造大理石餐桌的桌面是由大理石碎石、石膏等填充物制成。

案例一

“天然”只是噱头“人造”才是真相

      去年5 月,家住东环路胜利村的李女士花1350 元买了一张大理石餐桌,本以为是商家宣传的“天然大理石”产品,不料买回家后发现:原来“天然”只是商家的噱头, “人造”才是真相。

      据李女士介绍,当日,在河源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家具城,她看中了一张大理石餐桌。售货员介绍说是质量上好的天然大理石产品。李女士从其产品介绍上看到,上面有“天然大理石餐桌”的相关介绍,名称是“翰文石艺”,产地为广东顺德,并附有广东省石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检验报告和建材产品放射性检测合格证。

      经商讨,李女士以1350 元的价格将其买下。但第二天,她就为这个决定后悔了。“当时,我把一碗刚煲好的汤直接放到餐桌上,过了不到半分钟,就发现房间里有一股刺鼻的味道。”李女士仔细寻找臭味的来源,发现味道是从放汤的餐桌上传来的。“天然大理石是耐高温的,怎么会一放上去就有味道呢?” 心怀疑虑的李女士仔细查看产品商标,发现商标上竟然还有错别字:“ 长期腐蚀”写成了“ 长其腐蚀”。这让她断定:这个餐桌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天然大理石”也可能只是个噱头。

      李女士要求退货,但店家以 “不能证明不是天然大理石”为由拒绝。虽然源城区长安街工商所在随后的调解中也作出了“店家需无条件退货”的意见,但由于无确凿证据,在对方百般抵赖下,李女士也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商家标榜的“ 天然大理石餐桌”为什么不能耐高温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市场上所谓的“天然大理石产品”,其实有一部分是“人造”的。

      在市区中山大道的一家家具城,记者见到了一面撞损的大理石餐桌台面。观察撞损面发现,这个台面显然是非天然的,质地较天然大理石疏松,中间有网状的纤维填充物。

      据该家具城老板介绍,市场上出售的大理石餐桌台面有天然大理石和人造大理石之分。优质大理石餐桌台面会选用整块的石材原料,每一块天然大理石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天然图案和色彩,边角料会用在椅背、柱头等部位做点缀。而人造大理石是用天然大理石或花岗岩的碎石为填充料,用水泥、石膏和不饱合聚酯树脂为粘剂,经搅拌成型、研磨和抛光后制成。

      “人造大理石透明度不好,而且没有光泽。”该老板介绍说,鉴别人造和天然大理石有很简单的一招:滴上几滴稀盐酸,天然大理石会剧烈起泡,人造大理石则起泡弱甚至不起泡。

案例二

同一套二手房价格却有不同

      由于结婚,市民陈先生想在市区买一套房子。不过,他在市区几家中介公司转悠了几天后却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同一套二手房,在不同的中介公司挂牌出售时,价格竟然差了一万多元。

      陈先生介绍说,上个月,他在市区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看中了城冠花园一套3 室2 厅的“ 二手房”,中介公司报价是25.5 万元,不包过户。虽然对这个价格比较满意,陈先生还是决定货比三家,转悠了几个地方后,他在另一家中介公司惊奇地发现,这里也有相同的一套房源挂牌,不过价格却变成了 27万元,同样不包过户。

      同一套房子差价竟有1.5 万元,这是为什么呢?在第二家中介公司,颇感疑惑的陈先生提出要和房主见面商谈。但是,该公司人员却以“房主没有时间见面,已全权委托我们办理”为由拒绝,并表示,钥匙就在他们手里,成交时,一定会让陈先生跟房东见面。

      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房地产中介公司,发现现在“吃差价”并非个别现象。“光凭从中间撮合,能赚几个钱?”一家中介公司的员工说,以成交一套总价25 万元的二手房为例,如果仅做中介,按国家有关标准中介费为2%至3%计算的话,约可赚取6000 多元,而押下房子 “吃差价”的话,最少可再赚1万元。

      记者了解到,一些中介会利用不透明的交易手法,采取“吃差价” 的方法牟取暴利;同样,一些房主为了牟取更大利益,也会与中介公司达成私下协议,抬高价格。“谁卖的价格高,我就把房子委托给谁卖。” 记者的一位朋友说,他的房子在不同的中介公司挂了牌,并与其有协议:在房子底价的基础上,多卖的部分双方按50%的比例分成。

      据有关人士分析,二手房交易存在“吃差价”现象,其症结在于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买卖双方对房地产行情不了解。

      作为交易的一方,房主不应抱有图省事的心理。当中介提出对房屋现金收购时,很有可能是其房子价位低于实际价位。这其中可能存在不法中介利用手中的房产证高价转卖或抵押变现的风险,个别不法中介甚至有卷款潜逃的可能。

      而对于购房者而言,应该坚持与房东、中介公司人员三方同时在中介公司签署交易协议。

案例三

快递却“不快”物品玩“失踪”

      最近,网友“hyhhts” 给记者讲述了他曾遇见的一件窝心事:朋友给他寄了一款手机,委托给一家快递公司寄送,不想包裹不但 “姗姗来迟”,而且验货后发现,里面的物品不知啥时已“不翼而飞”了。

      据“hyhhts”介绍,他朋友从天津寄了一款价值1760 元的手机到紫金县城,委托给一家快递公司寄送。货物送到后,对方以不能送到紫金县城为由,要求他过去公司取。无奈之下,他只好提出让快递公司将包裹送到美平工业园一个朋友处。

      第二天,“hyhhts”从朋友处拿到包裹,打开一看,手机不见了,只剩下充电器和一块电池。由于朋友已签名,致电快递公司询问,对方不予赔偿,并表示,快递公司不可能对交递的货物逐个打开查验,而且从天津到河源,中间会有多个中转站,具体是哪个环节出问题难以查清。

      记者了解到,一些快递公司会将地方的分公司承包给个人,其中的利益链不得不让快递员“重收轻送”,因为“送件没钱赚,收件才有提成。”这就导致了“包裹迟迟未能送到”、“贵重物品不翼而飞”等问题出现,而委托者也难以追责。

      记者提醒,由于目前关于快递业务的法律规定还不健全,因此,为避免不必要损失,委托人应规范填写托运单并保留好;涉及重要资料、贵重物品时,一定要进行保值或保险申请;物品送达时接收人最好当面打开包裹,检验无误后再签收。

案例四

虚假“秒杀网”“暗杀”你钱包

      3000 多元的ipad 只需1元、价格上万的名牌手袋低价抢,“秒杀”一夜间席卷网络。不过,如果不谨慎对待这些“秒杀”诱惑,你就很可能被骗子钻了空子。不少虚假“秒杀网”、“一元秒杀”等钓鱼网站,以低价做诱饵,诱骗消费者输入信用卡、支付宝等账户密码,瞬间将账户上的钱转入自己的口袋。

      网友孟小姐最近就因“ 秒杀” 中了招。1 月底的一天晚上,孟小姐照例在网上淘宝,旺旺上忽然发来一条消息,她喜欢的一个原价 128 元的钱包以28 元的价格秒杀,而此时距离秒杀结束还有半个小时。由于害怕便宜让别人给占了,孟小姐来不及看链接中的网址是不是安全网站,就马上点开拍下了这个钱包,并打算用支付宝支付。在输入登录名和密码后,网站信息提示支付宝系统正在维护中。求 “宝”心急的孟小姐改用信用卡支付,登录了网银界面两次输入网银密码时,都提示网页错误。孟小姐只得放弃。但几天后,她就发现这原来是个陷阱:她的信用卡已被消费了5300 多元。

      瑞星安全专家王占涛揭秘了 “秒杀”暗藏的陷阱。他说,网络钓鱼者屡试不爽的杀手锏其实就是低价。名为“秒杀”,其实却在“暗杀”消费者的钱包。黑客制作一些伪装成知名购物网站的“秒杀”网页,然后引导消费者登录假冒的网上银行,骗取网银账户密码并转走其中的资金。

案例五

干洗变水洗只因成本高

      网友“kitty”向记者讲述了几个月前他遭遇的一件气愤事:春节前,他把一件西服送到市区一家洗衣店干洗,几天后去取衣物时却发现,西服上衣领子和垫肩出现多处褶皱。有熟悉内情的朋友告诉他,一些干洗店因为干洗成本高,往往会用水洗代替。

      据记者了解,目前,干洗店普遍采用的是四氯乙烯洗剂和石油洗剂等干洗油,而干洗油一般是循环使用的,但再次使用前,必须经过蒸馏净化处理还原到清澈。然而,蒸馏净化过程需要48 小时,耗时、耗电、耗油,一些干洗店为节约成本,往往不做净化处理便直接进行下次干洗,待干洗油实在无法使用时,才蒸馏净化一次。

      记者提醒,干洗衣物时,可要求商家在票据上注明衣服的品牌、颜色、款式以及是否有破损、色差等;干洗价值较高的衣物时,最好采取保值洗涤。取件时,认真检查衣服,看有无破损、变形、褪色和染色。

本报记者 蒋安春 张涛

 






上一篇:让我来当你的眼睛 龙川一位高中女生休学照顾重病大哥
下一篇:龙川高一女生休学照顾重病大哥令人感动 很多人献爱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