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行骗者践踏善心消费者注重维权

大话河源交通秩序

      原帖内容:我其实是在河源长大的,大学开始离开家,然后就定居在别的城市,结婚生子,便很少回来了。忙起来的时候几年才回一次,但心里对这座城市还是有牵挂的。

      今年回来,看到杂乱无章的行人和车辆,感觉红绿灯和车道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医院排队挂号的时候,插队的比排队的狠,打的的时候,差点被争客的士撞到。坐公车的时候,面对着抱小孩的妇女,人人都装作看不见。买东西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被多收了几块钱……

      河源,我的家乡,你什么时候才让我欢喜,不是忧!

(来源:河源民生论坛)

网友拍砖:

      小胜:虽然有点夸张,但有时候是存在的,最让人烦的是插队的,还有摩托车不守信号灯,乱冲的,那些在没有信号灯路口开汽车不让行人的,让我们一起BS(鄙视)他们吧。

      亲亲宝贝:楼主以后在外面不要和人说你是河源人呀,谁都会说自己的家乡好呀,其实外面一些大城市如果你从细处看的话,好多地方还不如河源的呢。

淘宝店主网上“刷钻”

      原帖内容:上网购物,消费者往往最看重卖家的信用和销量,然而这些所谓的“信用”很可能是卖家们通过一些“刷钻平台”刷出来的。

      昨日我看到一则新闻:一家 “刷钻”网站日前倒闭,卷走了全国众多淘宝店主的“刷钻”担保金,少则几百元,多则几万元,上演了一出“黑吃黑”的闹剧。

      目前,受害店主们已组建多个 QQ 群商量维权,一些店主还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其实,诸如此类的 “刷钻”网站还有很多家。

(来源:河源民生论坛)

网友拍砖:

      阿青:“刷钻”行为,淘宝网是严格禁止的。网站有一个系统进行监控,如果同一个ID 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交易,系统就会介入,暂停该ID 的交易,如果查到是“刷钻”的行为,就会进行封店,这是没有商量的。

      妞妞:用这种手段来骗取信用和销量真是太可笑了,仔细想想,我们国家各行各业都有弄虚作假的现象,我觉得还是作假的成本太低了,或者惩罚的力度不够,希望政府能健全一套有效的防止弄虚作假的机制,别再让虚假充斥社会的每个角落。

假冒弱者骗取善心

      原帖内容:刚刚走路回家,迎面来了个阿婆,70 多了吧!扶着拐杖,靠近我走来。她说:我想坐公车回老城,公交车司机不给我上车,因为我脚有问题(她示意我看,貌似是的),我不敢坐摩托车,我想去打的。你有没散钱给我打的?不麻烦你上班,我自己去搭。谢谢你了!

       当她说给钱时,我知道怎么回事了,但自己本来心情就低落,也那么冷,当积德了。拿了5元给她,我继续往前走,本不想回头,但还是回了。不出所料,她又对下一个行人诉说着了,几乎一样的动作。

(来源:河源论坛)

网友拍砖:

      仿冒不究:帖子写的不错,有小小说的味道,当然我相信楼主写的是真实的。我痛恨这样的骗子,她不是挑战别人的智商,而是骗取别人的善心,善心是至高至善的品质,由不得这种行为践踏。

      长犀盾构:说实话,我2003 年第一次来河源时,在街上看到一个老汉跪地乞讨,我十分同情,掏出十块钱丢过去,而后我在大同路又看到这个老汉进了一家温州城,我的心情十分复杂。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给过乞丐一分钱了。

手机商家如此缺德

      原帖内容:我买了部手机,可是没过多久充电时老是接触不良,当时以为是充电器有问题,加上比较忙,就再买了个充电器,可问题依旧。将手机拿回给经销商,经销商说留下手机和保修卡。两天后经销商打来电话,说机子进水了,已修好,维修费30 元。我觉得奇怪,机子从没进过水的呀,但对方坚持说要30 元,第二天去拿手机时,又说维修费要80 元,我和他们理论,对方却态度蛮横!

      经过艰难地协调,我付了30 元,事后想想非常生气,消费者的权益何在?特别是经销商态度恶劣,无异于打劫的强盗。

(来源:河源民生论坛)

网友拍砖:

      加加林:现在很多商家的销售员都是临时聘请的,不经销售培训就直接上岗,素质良莠不齐就见怪不怪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宁愿做个刁民,不争赢不罢休。

      上官乱:我觉得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消费维权知识,现在出门就要消费,没一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吃了亏还不知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本不错的册子,建议大家没事读一读。

本报记者 俞冰传






上一篇:再次唤起家庭亲情
下一篇:探索综治信访维稳新机制 苏区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