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误入歧途锒铛入狱今朝艰苦创业帮刑释人员走正途
2000 年,他误入歧途,锒铛入狱。2007年,重回社会的他痛改前非,在紫金县司法局的大力协助下,回到家乡开办陶瓷原料加工厂,艰苦创业。经过不懈努力,如今,他的陶瓷原料厂年产值百万元以上。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为了让刚出狱的人员能够真正融入社会,他的厂先后招收了20 多名刑满释放人员。在他的关心和帮助下,这20多名刑释人员都走上正途,有的还自己做起了老板。因这一特殊贡献,这个陶瓷原料厂被相关部门评定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
一名在安信矿业公司工作的刑释人员正在查看矿石。
狱中燃起创业梦想
今年46 岁的吴小清,是紫金县黄塘镇人。2000 年,因为触犯刑法,他被判刑,随后被送往韶关武江监狱服刑,时间长达7 年。正是这7年时间,改变了他的一生。吴小清的刑期本来是10 年,但在服刑期间,他表现良好,是监狱里的生产积极分子,因此被减刑两年十个月。在监狱里的日子,除了完成生产任务以外,他将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法律。吴小清说,之前就是因为不懂法律,才稀里糊涂犯了罪。
服刑的时间长了,吴小清也跟一些狱友渐渐熟识起来。吴小清说,当时他的想法是出狱后要找份正经事情做,最好是能够开厂创业。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一些狱友的响应,大家商议,出狱后一块创业。吴小清和狱友们的提议并不是简单的玩笑话。2007 年,吴小清刑满出狱后,比他早出来半年的狱友刘军即与他取得联系,赶来协助他创业。
狱友相聚成就梦想
吴小清入狱前从事的是陶瓷加工业。在跟刘军商量时,他提出,佛山、汕头等地对陶瓷需求量大,而河源又是瓷矿产地,原料充足。两人随即决定投身这一行业。选定了陶瓷加工,接下来就是筹集资金。吴小清从亲戚朋友那里筹集了数十万元,随后又到老家紫金县黄塘镇,在庙前村选了一块地方建设厂房。这期间,又有几位刑满释放的狱友与他取得联系,赶来一起创业。
吴小清说,陶瓷原料厂开业前后这段时间是比较艰难的,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他们这群人的身份。为办批文,筹资金,他跑了很多部门,找了很多亲友,蹲过监狱这个经历,让他遭受了不少的歧视,个中滋味,实不好受,陶瓷原料厂的开办也因此进展缓慢。
令吴小清和他的狱友们感到欣慰的是,他们这次创业得到了紫金县司法局的重视和帮助。就在吴小清为遭受到的歧视而痛苦的时候,紫金县司法局工作人员主动找上门来,一边在职责范围内为其解决困难,一边耐心开导他,卸下他心里的思想包袱。
在众人的努力下,2007 年7 月 20 日,吴小清的陶瓷原料厂在紫金县黄塘镇开业了,他将其命名为安信矿业有限公司。多位当年的狱友聚在他身边,有的负责质量,有的负责销售,有的负责管理,大家分工明确,每天早上6 点多就起床开工,干得热火朝天。
凭借着出色的陶瓷加工技术,安信矿业很快在广东陶瓷加工这个行业打出了名气,业务也越做越大,公司销量逐年攀升。
成功不忘回报社会
公司业务走上正轨后,更多的刑释人员来到这里工作。吴小清说,他想让曾经走错路的这些人能够真正融入社会,不再走回头路。
吴小清对刚出狱的员工非常关心。一些员工家里有困难,他为他们尽力解决。对思想松动的员工,吴小清则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劝其安心走正路。
安信矿业公司不仅在陶瓷行业打出了名气,更在监狱服刑的人群中有了很大的影响。据紫金县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许多正在监狱服刑或刑满释放的人员,出狱后慕名赶到这家公司工作。从2007 年该公司开业至今,先后有20 多位刑释人员在这里工作,其中一些人学到技术之后,在吴小清的帮助下,自己开办起了公司做老板。目前,该公司仍有七名员工为刑释人员。
吴小清对刑释人员的帮教,得到了紫金县司法局的肯定。2008 年,安信矿业公司被评定为紫金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基地挂牌当天,韶关武江监狱的政委也来电祝贺。
吴小清一方面帮助刑释人员,另一方面还回报社会。家乡建桥修路,村里扶贫济困,汶川地震,特大洪灾,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吴小清都会慷慨解囊。从2007 年至今,他先后向社会捐款10 万元以上。吴小清说,他将继续通过慈善捐款的方式,回报社会。
程癸键 朱建平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