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玩新招声称退学费 警方提醒市民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本报讯(记者 黄仕忠)近期,一种新型电信诈骗方式在我市逐渐抬头,一些子女在市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家长接到陌生来电,声称可以“退还孩子学费”。为此,市公安、教育部门的有关人员提醒家长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前日是周六,市区一名蓝姓家长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问他是不是市卫校的蓝某某的父亲,并报出了他的家庭详细住址,说出了其女儿在卫校读书的相关情况,对方在电话中声称是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国家现在有政策要退您女儿前几年的义务教育费,一共有1800 元。”问蓝先生前几天收到通知没有?现在可提供账号转账。蓝先生称,要问一下家人才知道,对方留下了一个电话,称了解清楚后再打电话给他。随后,将信将疑的蓝先生将这一事讲给儿子听,儿子听后觉得有点奇怪,对方这么了解他家的情况,便查到市教育局的电话打过去,但无人接,最后又通过114查到国家教育部的电话打过去咨询,接电话的人称,这可能是诈骗,现在不少地方都出现这样的诈骗手法,提醒蓝先生提高警惕。
随后,蓝先生将这一情况与女儿进行了联系,问女儿最近有无接触外人,女儿称没有,蓝先生感到奇怪,骗子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到他家的电话的。事后,蓝先生的女儿通过了解,得知不少同学的家长在家中都接到过这样的电话。因为蓝先生的警觉,有效阻止了一起诈骗事件的发生,蓝先生为此向本报报料热线反映了这一遭遇,希望记者将这一情况报道出来,提醒我市广大家长警惕。
昨日,记者采访了市技工学校、市理工学校的不少学生,都称之前曾经听说过有的同学家中接到过相类似的电话。记者将这一情况反馈给相关学校负责人,得到回复称暂时还没有接到有关同学家庭上当受骗的报告,不过学校会重视这个问题,提醒学生告诉家长注意防骗。
记者从警方了解到,上述诈骗案属于新型电信诈骗活动,内容新颖,迷惑性强,但手段与返还话费等诈骗手法相似,均是通过电话的方式,冒充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告知事主因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可以退学费,要求受害人按照指定的银行卡操作,以转账方法,将卡里的钱转入诈骗者手中。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学生家长务必警惕这类案件,当接到骗子打来的关于退还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的电话,要多一个心眼,主动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联系,以证实真伪,防止上当受骗。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