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三年限塑令 成效难显现

不合格塑料袋招摇过市。 

     6 月1 日,“限塑令”实施三周年。昨日,记者走访市区各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发现,除商场超市较好执行外,各大农贸市场以及遍布市区各街头角落的早餐档, “限塑令”几成空文。

替代品直线上升超市

      昨日上午,记者在市区多家商场看到,前来购物的人都会提着袋子来购物,塑料袋大减。在大同路和大福百货,记者观察了10 多个购物“埋单”的顾客,仅有一个人自购塑料袋。对于顾客提出的购袋需求,收费人员总是耐心地说,“袋子要三角钱一个。” 商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限塑令实施3 周年,每年销售的袋子都在下降,现在一些老顾客、家庭主妇前来购物都会自备购物袋,如今每天销售出去的塑料袋仅有十多个到几十个。在兴源路广晟百货,记者看到,购买塑料袋的大多是年轻人。一超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年轻人到超市买东西,往往是临时性的,经常不记得带环保袋,只好买塑料袋。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区的各大商场的塑料袋销售量都在下降,但成卷的“保鲜袋”成为新型替代品,消费者不光用来装蔬菜、米面,还将一些罐头等小商品放进袋子里。一些消费者告诉记者,来商场买东西,有时买得太多太杂,又不可能带太多购物袋来,只能使用这些“保鲜袋”把各种物品分开来装。对此,各大百货商场的相关管理人员称,限塑令实施以来,“保鲜袋”的使用量却直线上升,因为塑料袋要钱了,很多消费者只能用一些“保鲜袋”来替代,目前相对来说,这种袋子的成本比较低。

塑料袋招摇过市市场

      与各大商场超市不同的是,农贸市场“限塑令”几成空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超簿塑料袋目前在农贸市场、大型批发市场比比皆是。

      记者走访市区各大肉菜市场发现,只要你买菜不提出不要袋子,菜贩总是会将你买的菜随手装进一个塑料袋随手递给你。

      在长安街的蔬菜批发市场,菜贩李大叔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 “什么限塑令,没有袋子,菜一个都会卖不出,每个人买菜总要买几样东西,如肉、蔬菜、豆腐、干货、水产品等,这些东西不能混在一起放,如果市场里每个塑料袋都收费,那一个月下来塑料袋的支出可不小了。谁还来买你的菜。”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塑料袋都是超薄袋,五颜六色,价格较便宜,二三元一百个。因此,对菜贩来说这些袋子免费提供给买菜的人,几乎不会造成什么负担。对于不合格超薄塑料袋招摇过市,不少市场管理方表示,禁绝是不可能的,市民要求买菜要有袋子装,如果收两毛钱的袋子钱,顾客转身就去别家买,如果因袋子钱提高菜价,更没人愿意来买,市场方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顾客买菜用的不合格塑料袋都是商贩免费提供,市场管理方不好干预。

市民应提高环保意识部门

      记者从市工商部门了解到,近一二年来,我市各县区都先后查处了一批非法销售不合格塑料购物袋的商户,对推动执行“限塑令”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目前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执行“限塑”规定的情况普遍较好,但因为小商店、城市集贸市场以及农村市场等特定场所的特殊情况,免费提供不合格塑料购物袋的现象还是广泛的存在,这种情况工商部门较难执法,因此要靠广大市民的自觉意识,大家一起行动,才能拒绝“白色污染”。

      相关负责人称,不合格塑料购物袋泛滥于菜市场,主要原因是黑厂、小厂屡禁不止,工商部门为此在市场进行过多次专项治理和检查,但反反复复,就是治不了根。如果不从源头控制这些不合标准塑料袋的生产和流通,就没法有效的推行“限塑令”。限塑并不是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质监等多部门共同参与,从源头上断绝。

      本报记者 黄仕忠 文/图






上一篇:骗子又施电话骗局 提醒市民多加注意
下一篇:源城区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