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嫂“甩了”老父亲 3年未曾来看望
“父亲来河源快三年时间了,哥哥嫂子一家人没有一个人过来看看老父亲。想想真是寒心!你们见过这样做儿子媳妇的吗?”一说起哥嫂不愿赡养老父亲这件事,从粤西定居河源的黄先生直摇头叹息。
父母都是工人,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我们兄弟姐妹六人的关系也非常好,从来没吵过闹过。长大成人后,各自有了家庭和孩子,再加上要为生计奔忙,兄弟姐妹之间来往减少了,特别是兄弟间的感情也变得疏远,尤其在赡养老人问题上,发生了不少让人寒心的事情。
母亲因病不在了,父亲原来一直跟哥哥住在一起,可因为嫂子,老人受了不少气。几年前,老父亲提出想跟我们一家来河源,不想呆在老家哥哥家了。我征求哥哥嫂嫂的意见,俩人一句话也不说。无奈之下,我虽然家庭负担比较重,也不想老父亲受气,就跟妻子商量把老父亲一起带到河源定居。
可是,父亲跟随我们定居河源快三年了,哥哥嫂嫂一家人没有一个过来看看老父亲。一说起这件事,老父亲就生气地说:“我没有他这个儿子。”我也想不通,父亲辛辛苦苦把哥哥拉扯大,又帮哥嫂一家带孩子,到老了,他们就甩“包袱”一样甩了老父亲,这完全是不讲亲情孝义。
记者点评:我们的父母走过了沧桑岁月,为子女含辛茹苦一生,如今他们老了,需要我们照顾了,我们却以种种理由加以拒绝,怎么说都说不过去。虽然有些人经济上有些力不从心,赡养老人的压力较大,但这并不就是我们推卸赡养的理由,关键是做子女的有没有孝心。
讲述人:黄先生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路面破损凹凸不平 车辆难行亟待修护
下一篇:我要去游水喽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