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街头邮筒频遭破坏
公园路一被破坏的邮筒。
电信、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街头上的邮筒失宠,记者近日调查了解到,街头邮筒频繁遭到破坏,甚至成了不法分子扔弃赃物的“好去处”,让邮政部门颇感头痛。
市民投诉 不敢往邮筒里寄信
近日,家住市区老城区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因为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要学写信寄信,他便与儿子一起来到公园邮政所门前的一邮筒寄信,谁知儿子一看到该邮筒破烂不堪, 一直不肯往邮筒里塞信,担心破烂的邮筒会让他的同学收不到信。无奈,他走进该网点向营业员询问该邮筒破烂还能否寄信,一营业员说没事。最终,李先生的儿子极不情愿地将信投进了破烂的邮筒。
李先生向记者报料称,不明白如此破烂的邮筒为何不及时进行更换, 整个邮筒都倒向一边了,而且底部都是锈迹斑斑。李先生称,这年头虽然寄信的人较少, 但邮筒却还没退出历史舞台,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维护,合理设置,方便群众的生活。
记者调查 街头邮筒频遭破坏
上周五,记者来到老城公园路邮政营业处的门前找到了该东倒西歪的邮筒。邮筒靠近路边,与一棵绿化树相近。记者见到,该邮筒底部已生成一层层厚厚的铁锈,铁锈部分还贴有一层塑料纸。附近商店的阿姨告诉记者,这个邮筒几个月前就是这个样子,看见邮筒被车撞过几次,主要是邮筒太靠近路边了,这里停车位又小,很多人挤在那里停车就把邮筒给撞了。
记者随后就市区分布的邮筒进行了调查,发现市区大多邮筒的遭遇与公园路邮筒的遭遇相似。市区街头的邮筒设置在网点门前范围,其他地方较难看见。除了长安街一网点的邮筒较完整外,其他的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坏,有的外表被人砸烂,有的锁头不见了,有的锁孔被堵死,有的被“ 牛皮癣” 贴成了“ 大花脸”。河紫路的一邮筒同样被车撞得不成样子,一营业员称,今年已被车撞了三次。
邮政部门 盼市民多爱护
就街头邮筒的管理维护情况, 记者采访了市邮政营业局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称,近几年来设置在许多邻街的邮筒都相继遭毁坏而被取消。目前设置在营业所旁边的,还是相对保护得较好些,但是还是出现了目前这样的局面。目前,街头邮筒的信函量是在下降,有时几天都收不到一封信件。因此,这几年街头的邮筒都较少增设,但都保证了每一个营业点都有一个邮筒的设置。对于一些学校、工厂等人口密集的地方,都是采取投递员和邮车上门收集的办法进行收取信件。
对于街头邮筒频遭破坏,该负责人称感到无奈,现有邮筒正遭受着四大“杀手”的威胁:窃贼、汽车撞击、偷窥者撬锁和“牛皮癣” 乱贴。一些人把贪婪的目光投向筒中的信笺,即使撬不开锁,也会无聊地把铁丝之类的东西塞进锁眼。同样,邮筒也成了不法分子扔弃赃物的“好去处”:邮筒内常出现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银联卡等物品。出现这些物品,让邮政部门颇感头痛。
对于一些破坏较严重的邮筒为何没有及时更换, 该负责人称,由于这些邮筒价格较贵,由省邮政统一制作下发,申报要有一个过程。目前,市邮政部门正在对市区范围的邮筒进行新一轮的维护更换,对一些经常损坏的邮筒,将重新进行设置,或将安装壁挂的邮筒。
“虽然街边邮筒渐渐让人失宠,但邮筒作为基础服务设施,它所起的沟通与桥梁作用仍不可替代, 邮筒不可能取消。”该负责人呼吁,邮筒由起初笨重的水泥墩逐渐演变成如今拆卸自如的铁皮箱, 它经历了无数次雨水的冲刷,同时也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岁月,希望大家行动起来,保护这些城市的“绿色信使”。
本报记者 黄仕忠 文/图
上一篇:连平3名小学生不幸溺水身亡
下一篇:“透支信用卡遭起诉”骗局再现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