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本土艺术为《千年古邑·红色河源》打上“河源印记”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74 岁的骆锦标凝神静气,手指灵活地拉和按,头部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摇摆,手上的小木偶就轻快地拉起了二胡。

     这是大型革命歌舞史诗《千年古邑·红色河源》的排练现场。昨日上午,一场精彩的木偶戏表演,让观者大呼过瘾。

      这场仅4分钟的表演,是《千年古邑·红色河源》中的一个节目—— 《苏维埃政府放光芒》里的一部分。虽仅几分钟,由骆锦标领衔的龙川县木偶戏剧团却全团上阵,14人分别操纵13个木偶,演出了一幕活灵活现的“打土豪”的精彩场景。

     为了这4 分钟的表演,骆锦标和团员们精心制作了13 个新木偶,有儿童、青年、老人,还认真排演了四五天。他说,把这个节目演好是全团的心愿,“这是为了报答共产党的恩情,也是让更多的人熟知龙川木偶戏。”

      记者了解到,在《千年古邑· 红色河源》这台晚会中,除了木偶戏,河源本土的火龙舞、花灯舞、花船舞等民间艺术都会得到展现。晚会总导演裘华松说,早在节目编排之前,编创人员就深入到全市五县一区去采风,寻访当地最具特色的民间技艺。编创人员的想法是,用河源最美的歌、最好看的舞、最原汁原味的本土艺术来为晚会打上最深刻的“河源印记”,让观众有认同感,投入感情,在感染中得到教育。

      裘华松说,这样一来,这台晚会就具有了“唯一性”和“精确”的地域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河源”的。






上一篇: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任命三部门“一把手”
下一篇:我市拟举办第二届生态农业成果博览暨农产品交易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