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今年我市高考文理科第一名成功之路

     

人物:今年我市高考理科第一名吴芷筠

感言:一定要把典型题学透

成绩:总分680分,其中语文135分(全校第一),数学120 分,英语136分,理科综合269分 

     “吴芷筠属于很乖很独立的那种孩子。”对于我市今年的理科第一名获得者吴芷筠,她父亲的总体评价是这样的。因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就没接送过她上学放学。不仅如此,她还具有充分的自由,因为父母不干涉她玩电子游戏、看动画片什么的。

      读书之前她就开始玩电游,一直到现在还爱玩。父母对她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她父亲说,像马拉松赛跑一样,孩子只要一直跑在第一方阵就行了,不一定要拔尖。这就给吴芷筠减轻了很多压力,因为没人逼她一定要得第一。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她的心态很好,考试时能够放松,状态也就达到了最好。

      可是,尽管没人要求她,吴芷筠对自己的要求却从来没放松过。她说,学习是逆水行舟,一定要坚持每一天,否则就会退步,而一旦往后退,再想追上就难了。她说她身边几个原来成绩差不多的同学都是因为坚持不够,所以最后掉了下去,就这样跟她拉开了距离。

      对于学习,吴芷筠十分强调要把典型题学透。她是学理科的,她觉得理科讲究灵活,做题很多,但无需搞题海战术,而要把典型的题学懂、学透,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下次碰到就不会出错,而且碰到类似的题都没问题了。何谓典型题?她认为就是老师精选的那些题。所以上课一定要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课,没听懂、没想清楚的地方一定不能放过。

      平时要多总结,考差时要找出自己的缺陷,认真解决问题,重塑信心,而不能一蹶不振。

      虽然对学习毫不放松,但这并不表示吴芷筠是个书呆子。其实她很会安排时间。她说自己的时间都根据课程表来安排,上课认真学习,课外好好放松,绝不开夜车。

      从高二开始,她就梦想成为一名清华学子。所以,当成绩出来后,她非常开心,觉得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人物:今年我市高考文科第一名廖乔曦

 感言:不要放过任何细节

 成绩:总分646分,其中语文127分,数学120 分,英语137 分,文科综合262分 

     说话语速很快,开朗爱笑。这就是我市文科第一名获得者廖乔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家长和班主任都说她性格特别好。这或许是因为她特别愿意与人沟通,向人倾诉的缘故。廖乔曦说,在家里,父母是她的安慰者;在学校,同学是她的倾诉对象。她有什么焦虑、烦恼,便会找人倾诉,寻求帮助。这样,心情就会变得轻松。廖乔曦的父亲曾做过教师。有着教育教学经验的他特别理解孩子,也特别容易跟孩子沟通。他们不仅聊学习,也聊时事,聊世界观、人生观。他甚至会建议孩子去看《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班主任说,廖乔曦是个笑对人生的人,她乐于助人,跟同学们相处得特别融洽。而廖乔曦说,她有这样可以随意沟通的父母,有这样关心和帮助她的老师和同学,真是非常幸运。

      谈到学习时,廖乔曦的经验是:要单纯地对待学习;要把勤奋变成习惯;要注重细节、善于总结;要学会放松。所谓“单纯地对待学习”,指的是学习时要心无旁鹜。她认为,处于花季的他们,正是认真读书的时节,所以一定要好好地读。同时,要把“拼搏”两个字化为行动,变成一种惯性和内驱力,这样就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至于注重细节,她举了一个例:比如学英语,看到A时,如果联想到了B,而那个B有点不清楚,那就一定要认真查一查那个B,不能放过。她觉得有些同学之所以学不好,或者学得很累,就是因为平时总是轻易放过了小问题,以致后来变成了大问题。说到“总结”,廖乔曦的班主任告诉记者,廖乔曦每次考试后都会写一篇考后感,认认真真地总结自己的考试得失。对于“放松”,廖乔曦有自己的“绝招”,那就是聊天。她说高三的娱乐时间很少,所以她会在课余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地与同学聊天,一方面是将自己的焦虑渲泄出去,二是听听同学倾诉,这样,既放松了自己,也增进了与同学的情谊。另一个放松的办法就是慢跑。她只要有空就会去慢跑,偶尔也闲逛。高二时她常常会产生焦虑感,后来通过与老师、同学和家长的不断沟通,到高三时她就感觉越来越轻松了。所以高考时,她心态非常平和,考完后就不再去想考试的事了,甚至都没有估分。

     本报记者 刘忠娥






上一篇:遭遇停电一男子被困电梯内 救援人员撬开门成功救出
下一篇:龙川一彩民连续两个月在同日同时段获中福在线大奖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