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签标低价结账时收高价 到药店买药要提防价格欺诈
本报讯(记者 郑婷影)价签上标低价,结账时却收高价;明明是打折,促销价却和原价相同。近日,市民黄小姐就在药店遭遇了这样的价格欺诈事件。
7 月4 日早上,黄小姐在市区新江二路某药店购买了一瓶曼秀雷敦洗面奶,现场价签显示该洗面奶原价16.5 元,现价8.5 元。“我看好了标签价格才确定购买,结账时却发现销售小票上的价格和标价不一致,整整多收了一半价格。”黄小姐当下与售货员理论,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店家非但没有退还差价,居然以黄小姐使用医保卡结账为理由,要求黄小姐用差价再选购商品。黄小姐经多次交涉无果,无奈之下只好选购了相应价格的润喉糖,越想越气愤的黄小姐向记者报料,希望曝光这种价格欺诈行为。
据了解,年初便有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在部分城市的连锁店被查出存在虚构原价、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不履行价格承诺、误导性价格标示等欺诈行为,问题商家随后作出道歉并承诺赔偿,但这一事件似乎并未给其他一些零售业敲响警钟,仍有一些商家铤而走险,继续上演低价揽客高价结算的手段。在此提醒消费者,到超市、商店购物要仔细观察价签标价和促销宣传品,结账后留好小票,留心比较广告促销价格、价签标示价格和结账价格,发现虚构原价、低标高结等价格违法行为不要轻易与商家妥协,应及时拨打12358 价格举报电话,向物价局反映情况,提供线索。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