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暑期游泳培训班管理欠规范
培训班里的孩子在游泳。
炎热夏季,游泳成了不少市民运动的主旋律,市区不少泳池开设的游泳培训班也开始火爆。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市区暑期游泳培训班却存在猫腻,给市民参加游泳培训班留下了一定隐患,记者提醒相关部门和市民,应谨慎对待游泳培训。
报名来者不拒
家住长安街的李先生,近日为七岁的儿子报名参加了在一小区泳场举办的游泳培训班。可是游了几天,儿子就不想去了,这让李先生感到很突然,平时下午带儿子去泳池游泳,儿子的兴致还挺高的,没想到参加了游泳培训班,儿子倒对游泳没有了兴趣。
事后,李先生通过了解,主要是由于培训班都设在上午时间,泳池换水后,上午水温都较低,而教练却让小孩呆在水里,重复着一个潜水的动作,由于没掌握要领,老是喝到泳池水,让孩子失去了兴趣。
记者了解到,市区不少游泳培训班都存在招生来者不拒的情况。报名时不问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不了解孩子掌握游泳知识、基本动作的情况,就让孩子报名参加,加上培训时没有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指导,导致不少孩子上了培训班出现不适应,甚至生病的情况。
市人民医院的儿科医生指出,幼儿游泳前的体检往往被忽视,其实对于年纪小的孩子,很多对于大人来说不足以构成危害的状况却足以对孩子造成致命伤害,如果孩子正处在咳嗽、感冒、腹泻等阶段一定不能下水游泳。
收费收据不盖章
住在建设大道的朱先生,花了 300 多元为女儿报名参加了游泳初级班培训,去了几天后,女儿也不想去了,朱先生拿着收费收据准备去退钱,才发现,收据除了一个金额外,没有任何盖章,收费人员也只签了一个姓,没有名字,收据上还写着,收费后中途不退还。朱先生致电收据上留着的电话,对方答复称,每期培训班都限员举行,占了一个名额,所以中途不给退费,可以推到下期继续培训。
朱先生很生气地告诉记者,收据上连一个章都不敢盖,要对这样的培训机构的合法性打问号,若发生了事故,责任人都找不到,这样的培训机构还是少上好,毕竟游泳也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运动。
教练资质难核实
记者近日收集各培训班的招生资料,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资料上只有某某教练的姓,根本没法核实该“教练”是否真的具有教练资质。
记者走访了市区多个游泳场所,场所的工作人员均未对举办的游泳培训班的游泳教练作详细介绍,仅说在这里进行了几年时间的培训。记者随机采访了不少带小孩报名的市民,他们多数对游泳教练有无证件表示没有关心过。“只是想让小孩多锻炼身体,从未考虑过教练是否有上岗证。”而一些宣传资料上公开的培训机构名称,记者在工商及民间组织管理机构都没有查到有进行过合法登记。如此不正规的培训机构,其培训质量可想而知。
市体育局群体科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举办游泳培训班必须具备《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和相关具备教练资质证明的教练人员,目前我市只有二、三个具备符合这二个条件的场所。因此,市民想参加游泳培训班,可以要求对方出示这两个证明,再决定是否报名参加。毕竟游泳是一个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场所的安全保障和教练人员的资质水平是保证培训安全和效果的前提。
本报记者 黄仕忠 文/图
新闻1+1
泳衣泳圈质量良莠不齐
本报讯(记者 朱许龙)夏天不少人喜欢游泳消暑。槎城市场上游泳装备的质量如何?记者日前进行了探访。
据了解,每逢夏季,游泳馆周边卖游泳装备的商店生意不错,一些市民会选择就地购买。记者注意到这些游泳装备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泳衣标牌上虽标明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等信息,但没有标明面料成分;有的游泳圈虽用粗体字标明“非救生器材”等字样,但没有国家认证的3C 标志……当记者询问游泳圈是否安全、会不会漏气时,店主表示:“一般用一个夏天不成问题,再说都是十几块钱的东西,坏了也不太心疼。”
记者随后来到太平街内,发现此处的泳衣价格不高,卖得很火。
其中一家店面售卖的泳衣价格在30 元左右。记者注意到这些泳衣做工比较粗糙。此外市场内还售卖几块钱一副的泳镜,十几块的袖套泳圈。“一个夏天能游几次?要那么好干嘛?”当记者咨询这些装备的安全性时,店主态度有些漠然。
由于泳衣、泳镜等游泳装备的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部门不明确,建议市民在购买时可从面料等方面辨识挑选,尽量到有质量保证的正规商店购买。
上一篇:醉汉赤身躺路边
下一篇:邻里建房引纠纷 经调解握手言和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