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竹滞销冬瓜售出逾百万斤
本报讯(记者 郑婷影)近日雨水频繁,古竹镇孔埔村未出售的冬瓜仍在地里,为冬瓜找销路的事显得更加急迫了。为此,各部门及企业急瓜农之所急,争相行动,帮助农户将丰收的冬瓜尽快变成现金。据不完全统计,自本报报道(详见:http://www.hynews.org/news/search.php?keywords=%B6%AC%B9%CF&channelsearch=%2Fnews%2Fsearch.php&search=1)之日起至7 月16 日,该村共售出冬瓜破百万斤。
记者联系了孔埔村村委会主任邹松生,邹主任告诉记者,冬瓜怕涝,连日的雨水,让瓜地里的土松动起来,冬瓜很容易倒下,一倒下则可能被雨水泡烂。“高温暴晒时,瓜农可以给冬瓜披上稻草防晒,遇到下雨就真没辙了。”邹主任又心疼又着急,就盼着早点把瓜卖出去。
瓜农急,市农业局更急。7 月 15 日,市农业局副局长叶发兴冒着雨亲自带领几家企业来到孔埔村,叶发兴表示,一定要尽快把冬瓜卖出去,减少瓜农的损失。当天现场,张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买走了一万斤冬瓜,并于第二天再次预订了四万多斤冬瓜。另外,当天友谊商场买了两万斤,市菜篮子办买走了七千斤。
市委书记陈建华对古竹冬瓜的事十分惦记,继在网上做出批示后,更亲自与深圳报业集团取得联系,邀请其旗下所有媒体发布消息,为古竹冬瓜“吆喝”。另外,市经信局、市市场物业管理处、市委宣传部也纷纷行动。市经信局给广州、深圳、中山等市的经信部门发函,请求协助推销古竹冬瓜。市市场物业管理处则决定免费提供新江市场10 个摊位,让瓜农直接进场卖瓜,使冬瓜从上田到进场的利润差价归瓜农所有。市委宣传部主动联系珠三角等地的媒体,请他们对古竹冬瓜滞销的情况进行报道,截至目前,《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深圳特区报》、《东莞日报》、《江门日报》等省内主流媒体相继对古竹冬瓜滞销事件进行报道,并呼吁更多企业到古竹采购。
孔埔村邹主任告诉记者,各媒体的连续报道引来了不少企业前来购瓜,这两天虽然下雨,但销量大增,该村的冬瓜在质量和价格上也得到了各企业的认可,吸引了不少回头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 月16 日,孔埔村共售出冬瓜100 多万斤。“现在大半的冬瓜还在地里,接连的雨天着实让人着急,情况仍不容乐观。”邹主任表示丝毫不敢懈怠,直至把冬瓜全部推销出去为止。
上一篇:招厨师要先汇路费
下一篇:父亲大街寻找孩子 孩子电话寻找父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