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市区瓶装气短斤缺两严重

     市区瓶装气短斤缺两,气库成了帮凶。近日有居民反映,市区气库都开设了个人充气服务,这给非法充装点提供了便利,有人浑水摸鱼,上门派卡收瓶,充回的气短斤缺两严重。

投诉:充气市场混乱

      近日,家住市区长安街的胡女士,从门缝里发现一张液化气优惠卡,便打电话去叫人充了一瓶,但没到两个星期气就烧完了。记者看到胡女士提供的优惠

      卡制作甚为显眼,写着兴×燃气有限公司,气库直销,而直销配送地点却写着大同路、华达街、中山大道,没有具体的门牌号。

      记者通过卡片的电话打过去,一个女的接了电话。记者询问兴× 燃气有限公司在什么地方,对方回答称在黄子洞,是新办的气库。记者要求对方提供气库电话,对方称是负责代充的,匆忙挂了电话。

      前日,记者找到市城管局燃气管理科科长刘国志,他告诉记者,市区经营燃气的公司仅有九家,根本就没兴×燃气有限公司,这应是一个非法代充点制作的假公司优惠卡。

调查:非法代充点层出不穷

      刘国志告诉记者,近一段时间,他们也接到不少市民相类似的投诉,都是以优惠来诱惑居民上当。由于没有具体地址,他们几次打通卡上的电话,但对方提供的都是假地点,跑过去根本不存在,很难进行查处。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我市充装液化气的模式主要是送气员上门拉瓶换气,而非法充装点也借此机会浑水摸鱼,通过上门派卡的宣传方式吸引消费者眼球。他们通常在充气卡上伪造“××燃气有限公司”的业务专用章,并凭卡“充多少送多少”,蒙骗市民。

      市区一家不愿透露名称的燃气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非法代充点能轻而易举地短斤缺两,主要原因是市区有些气库,为了扩大销量,不管谁送来的瓶都充气,一些气库甚至按斤收费充气,你要充多少斤就充多少斤。这些气库成了短斤缺两现象的帮凶。

      市区另一燃气有限公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些商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在液化气中违规充装二甲醚,有的添加超过30%,一瓶气用的时间就短了。

      根据国家规定,液化站应定期抽残,清洗残余,而有些液化气充装站从未定期清洗过液化气瓶内的残余,每次都是在未称重的情况下往气瓶内充气,因为大部分消费者的空瓶加上以前遗留的残余液化气,都会远远超过15 公斤,居民充的气就会短斤缺两。

本报记者 黄仕忠






上一篇:超市所卖黄豆有异味 顾客要求及时下架
下一篇:我很“笨”,但很可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