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用双肩担负起家庭的重担
好妻子袁辉乙从广州领奖归来。
一场意外,丈夫瘫痪在床,数年后,幼女又因故不幸去世,面对命运多舛的家庭,年轻的她始终不离不弃,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担负起全家的生活重担,守护着瘫痪丈夫。10 余年的漫长岁月,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相濡以沫的真情。她,就是袁辉乙,和平县大坝镇石谷村一位普通而伟大的妻子。8 月28 日,省“十大现代好妻子”名单新鲜出炉,袁辉乙名列其中。
幸福家庭遭意外
今年33 岁的袁辉乙曾经有过一段特别幸福美满的生活。她告诉记者,自己和同镇的男青年曾德仑恋爱一年多,彼此情投意合, 2001 年结为夫妻。小家庭虽然生活清贫,但夫妻俩恩爱无比,次年两人便有了一个女儿。
也正是在这时,悲剧发生了。女儿出生第10 天的晚上10 点多,丈夫不慎从老式的阁楼阳台上摔了下来。“当时我们听到他低低地叫了一声,还没反应过来,等再听到他的声音时,才跑出去看。”袁辉乙说,丈夫伤势很重,偏僻的小山村又没有医院,到第二天早上,大家才帮着把丈夫送到了县城医院,后来又转到了广州的一家医院。
在广州,医生诊断曾德仑的伤势极其严重,腰椎神经受损导致瘫痪,基本上无法治愈。彼时,袁辉乙正在坐月子,家婆怕她伤心过度影响身体,便瞒下了这个噩耗,但细心的袁辉乙察觉到这一切,无奈之下家婆只好说出了实情。顿时,袁辉乙感觉天像塌下来了一样。
厄运连降击不垮
曾德仑腰部以下瘫痪了,生活起居都需要家人照顾,而且当时为了医治他的伤病,家里也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的债。袁辉乙的亲戚朋友怜惜她,纷纷劝她早做打算,甚至连年迈的家公家婆都表示,阿乙才23 岁,如果能再找个好人家,就改嫁吧。曾德仑也赶妻子走,说自己不想连累她,让她趁着年轻,再去嫁个好人。但袁飞乙毫不犹豫做出了决定,留在这个家里。
袁辉乙全身心地照顾丈夫和女儿,一家人过着艰苦的日子。丈夫不能下床,他的生活饮食、擦洗身子、甚至接大小便几乎全靠她照料。2005 年,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条件,袁辉乙离开了丈夫和女儿,到深圳打工。
俗话说“祸不单行”,2006 年,悲剧又一次上演,袁辉乙五岁的女儿因一次意外,不幸去世。急急忙忙从深圳赶回家的袁辉乙得知这一情况后,几乎崩溃。但袁辉乙知道自己必须坚强,因为自己的丈夫需要她,自己的家庭需要她。
2008 年,袁辉乙抱养了一个女儿,并在离家不到一公里的粤赣高速公路上陵服务区找了一份工作。每天清晨她做好饭菜,伺候丈夫和女儿后,便去上班,下班后又匆匆赶回家,照顾家人。“再苦再累也陪他过下去,就是以后去要饭,也有他的一口饭。”袁辉乙这样说。
被评为省现代好妻子
10 年如一日,袁辉乙不畏贫穷和疾病,对瘫痪丈夫不离不弃,受到了父母和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为此,市、县妇联都曾对她进行表彰。今年5 月份,省妇联以 “夫妻恩爱、幸福永远”为主题,开展了广东十大现代好丈夫、好妻子和金婚、银婚、铜婚好夫妻评选表彰系列活动。袁辉乙的事迹通过网易公布,并接受群众投票,最终被评为广东省“十大现代好妻子” 之一。
8 月28 日,袁辉乙来到了广州,身披金黄的绶带,登上领奖台接受表彰。省人大原主任张帼英,副省长雷于蓝,省政协副主席、省妇联主席温兰子等领导出席颁奖典礼并为她们颁奖。而回到大坝镇,在自己简陋的家里,这个个头不高的女人,面对大家的赞扬、羡慕的目光,却神情平静,她说:“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有多伟大,我只是做了自己心里想做的事。”
本报记者 黄丹
上一篇:现场110
下一篇:“孝顺女孩”对养父不离不弃 各界人士受感动解囊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