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一家两辈人分别获誉省“金婚”“铜婚”好夫妻

金婚夫妇曾庚华、刘彩华与大儿子曾乙明在一起 

     早前,一部电视剧《金婚》感动了无数的观众,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对金婚夫妇的真实经历却比电视里更加感人至深,他们就是紫金县林业局的退休干部曾庚华、刘彩华夫妇。

      正是这对自称“平平凡凡”的夫妻,品味着柴米油盐中的点滴浪漫,携手走过五十年风雨,将一个重组大家庭经营得有声有色。在这次广东十大“金婚”、“银婚”、“铜婚”三十对好夫妻评选中,曾家就独占两席,曾庚华、刘彩华老人在网上以高票获选“金婚”好夫妻,而他们的二儿子曾远明夫妻则当选为“铜婚”好夫妻。

      两个苦命人走到一起

      “我们是1961 年结婚的,到现在已经整整50 年!”今年已经82 岁的曾庚华老人看起来精神矍铄,对夫妻俩人生中重要的那一年记得非常清楚。曾庚华告诉记者,他是在31 岁时经人介绍与当年25 岁的刘彩华认识并结婚的,现在都已经有重孙了。

      曾庚华是个苦命人,幼年丧父,好不容易被母亲拉扯大,结婚成家,有了一儿一女,并被调到蓝塘木材站任站长,一切都有了奔头。没想到,幸福的生活戛然而止,因工作繁忙加上交通不便,他与妻子是聚少离多,妻子不愿过这种牛郎织女般的生活,两人选择了离婚。

      一段独居的生活后,一位热心的阿姨开始给曾庚华牵红线,对方便是刘彩华。这个年轻的女人早年丧母,由父亲包办结了婚,但婚后由于身体的原因,几年都没有生育,丈夫自然不满,时间一长只好离婚,随后刘彩华到了木材站做临时工。

      “就这样,我们两个同病相怜的人走到了一起,认识一年后就结婚了,开始了新的生活。”曾庚华感慨,自己和妻子的结合是两个苦命人走到了一起。

      携手走过五十年

      婚后,曾庚华与刘彩华感情越来越好。1965 年6 月,他对妻子说:“你身体不好怀不上孩子,我妹妹带5 个孩子不容易,你愿意的话就和她商量要一个吧。”就这样,二儿子来到了夫妻俩的身边,之后的十多年里,夫妻俩还抱养了曾庚华的侄女和刘彩华的侄子,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尽管生活格外清贫,但曾庚华夫妻却非常珍惜这段婚姻,彼此信任,凡事都有商有量,善待双方的老人,对三儿一女都视如己出。在节假日或老人的生日,夫妻俩会以对方的名义送上礼物。二儿子是早产儿,体弱多病,曾庚华夫妻把微薄的工资都花在了孩子的奶粉和看病上,经过他俩的细心照顾,孩子的体质渐渐好了起来,邻居们看到他俩怀里的孩子都笑着说: “你看,这儿子被你们养得白白胖胖的,真像个小猪仔。”

      “其实我们也吵过架,但争吵的时候,想一想两个人好不容易走到了一起,想一想对方的好,大家互相体谅,基本上就化解了矛盾。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四个字——互相谅解。”曾庚华说,正是互相谅解,让两人带着这个大家庭和和美美地走过了五十载。

      平凡生活里的浪漫

      如今,夫妻俩的儿孙们已分别在广州、惠州等地安家立业,每逢佳节,一大家子都聚在老人的身边,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曾庚华夫妻住在紫金县城镇山排下的一栋小楼里,面前是一片绿意盎然的菜地,院子里养了一只狗,老两口坐在拾掇得干干净净的小客厅里,和邻居拉着家常,神态安详惬意。

      大儿子曾乙明住得近,时不时便会看看老父母。在他眼里,父母的生活简单而快乐。天气好的话,两个老人喜欢到外面散步,并肩缓行。因为上了年纪,刘彩华的身体不好,前段时间因脑血管供血不足,经常头晕,住了近20 天的医院,曾庚华每天做好饭菜送到医院,为她换衣服、洗澡。晚上,刘彩华容易失眠,曾庚华就陪着她喁喁细语,直到老妻安然入睡。也因为这次住院,曾庚华夫妇没能前往广州接受广东省十大“金婚”好夫妻的表彰。

      尽管曾庚华夫妇自认为是平平凡凡的人,但他们对待婚姻、对待生活的态度却影响了儿孙,数对夫妇均是夫唱妇随,感情弥笃。特别是老人的二儿子,当年的“小猪仔”,如今在惠州工作的曾远明,与妻子相互扶持,两口子感情甚好,这次也被评为广东省十大“铜婚” 好夫妻,两辈人同时上榜,这在我市甚至是全省都极其少见。

      本报记者 黄丹






上一篇:不是没爱心 而是伤不起 阿婆路上晕倒无人敢扶
下一篇:河源供电局积极应对严峻用电形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