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我市多云有阵雨恐难赏月
中秋节,全家人团团圆圆吃顿家常饭是许多父母的心愿。陈仕平摄
中秋节到来,市委常委、副市长杨耀初在市残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慰问残疾人。
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这一天讲究全家人团团圆圆,但日前,记者采访部分市民或外来务工人员发现,随着背井离乡打拼事业成为一种常态,再加上其它原因,很多人在这一天没办法“回家看看”,团圆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只能通过寄月饼、视频聊天等方式给父母一点安慰。
假期太短两地同赏月
“中秋节假期太短了,回去也待不了一天时间,就得踏上回程的火车,估计只能在火车上赏月了。”中秋节自古讲究月圆人团圆,可对于在某行政单位上班的小郭来说,这已经是第3 个独自在槎城度过的中秋节了。小郭是江西景德镇人,大学毕业后通过了河源市公务员招考。小郭说:“以前年年都在家过中秋,感觉不到过节的新鲜了,上学时我以和同学增加感情为由经常留在校园过节。”
直到来河源上班后,她才体会到回家过节是多么幸福和奢望。小郭表示,像我们这样的“80 后”,在城市中生活,除去租房、饮食、社交等各项开支,基本上是“月光一族”了。回家一趟至少得要1000 元左右,现在已经自立了,不好意思向父母张口要钱。而想家是难免的,每当河源的大街小巷悬挂起中秋节的各种布景装饰时,小郭更觉得孤单了。
现在家里已经配备了电脑,中秋节就可派上用场了,“到时候与家人望着同一轮圆月,从摄像头中看着彼此,聊天、问候、祝福,不也是现代社会的非典型浪漫嘛。”小郭说道。 (更多信息详见河源民生论坛:http://bbs.hynews.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0202)
家人催婚怕hold 不住
在高新区工作的王先生,今年 27 岁,老家在梅州,“去年年初和前女友分手后一直没再谈,家里很着急,每次回家或者往家里打电话,老妈都会催,真是有点受不了了。”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家里的独子,他的婚事不仅父母着急,连姑姑、阿姨给他打电话时都会催婚。
“也不知道长辈们是怎么想的,没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这个婚怎么结呢?一年一次中秋节,我只好不回家了,怕回家后又会因为结婚的事 hold 不住(扛不住的意思),和家人弄得不愉快。你看,现在没回家,家里就已经是三天两头打电话来了,逃避是我目前的最好办法!”王先生说道。另外,王先生表示,虽然今年不回家了,但是他还是提前给家里汇了一千块钱,希望父母能添置些自己需要的东西。
感觉不到中秋的味道
虽然离龙川老家不远,但在医院上班的张先生也决定不回家了。“小时候觉得中秋节是特别重要的节日,必须和家人团聚,但现在觉得不同了。”张先生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多、社会的发展以及身边人的影响,渐渐地,他觉得这种传统意识变淡薄了,“不是中秋节也可以回家,中秋节不一定非要回家。”
“上星期刚回了一趟家,给父母捎了几盒月饼。”张先生说,“过节当天就不回去了,人太多不必挤在一起。而且现在大家都想开了,不必执着于中秋节当天的‘团圆’这种形式,关键在于探望父母的心意。”
而在市区一家公司办公室工作的谢先生,从上周四开始,主要工作就是给关系单位、重要客户“送月饼”。“将要送月饼的专门列了一张清单,每天装好月饼就出门,从上午9点一直‘送’到晚上,谢先生告诉记者,那天他共送了十几个“点”,送出将近 50盒月饼,中秋三天假公司同事和朋友又要来往一下,压根没时间回家,只能让妻子提着月饼去陪父母过节。 “就一个字‘累’,找不到以前过中秋时团圆的感觉了。”谢先生苦笑着说。
要经常回家看看
关于节日与团圆,记者在网络论坛里发现,一道数学题正在悄然风行。题目大概是这样:“我妈妈20 岁生下我,以前的20 年,妈妈每天都能看到我,现在我20 岁了,已经半年没有回家看妈妈。而妈妈40 岁了。我想,妈妈如果可以活100 岁,那么,妈妈还可以活60 年。那我如果再这样半年回家看她一次。我这一生,妈妈这一生,就只有120次机会见面了。”
许多网友在跟帖中表示看完了感到很心酸,但是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太多,子女想要尽孝道都感到很无奈。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一定不能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要珍惜与父母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不管是否回家团圆,中秋节都在那里,不早,不晚。不能回家的游子们,赶紧打个电话给父母,老人期盼的不多,就是全家团圆,平平安安。
相关阅读
传统习俗与时尚过法并存
中秋节到来,有三天假期的市民早已经翘首期待:家庭聚会、吃月饼、走亲访友等等,节目安排得满满当当,而记者采访发现,对于中秋节的过法,既有市民选择吃月光饼、打灯笼等古老习俗,也有市民行走在潮流前沿,例如在网上做起了电子月饼。
“小时候过中秋一直吃月光饼,现在到处都是油汪汪的月饼,我依然不改初衷,喜欢吃月光饼。”市民王先生这样告诉记者,这是河源特有的东西,别的地方可能都吃不到呢,为此他特地到老城买了几个月光饼,准备给自己新婚的湖北籍妻子吃。日前,记者在市区一些小街巷里发现,包装简单的“月光饼”摆在街头,尽管不如装潢精美的月饼诱人,但吸引了一众老河源及外出归来“过节”的客家乡亲。
提灯笼赏月是河源人的传统,早在9 月初,老城太平街不少商店就挂上了各色的中秋灯笼,琳琅满目。前日下午,市民曾先生在老城太平街买了3 个灯笼,而且还是手工灯笼,他表示传统的灯笼有着浓浓的文化味,这次和家人提着灯笼赏月,给中秋增添几分温馨。
昨日上午,市民刘小姐打开邮箱,惊讶地发现里面有一盒远在他乡的闺蜜寄来的电子月饼。打开一看,是设计精致的包装盒,按照提示继续操作,里面是5 个桃心状的月饼。据了解,目前这种既环保又颇有新意的 “3D月饼”悄然飘香网络,成为金秋送礼新流行,其利用各3D软件DIY 制作的3D月饼惟妙惟肖、立体逼真,加之妙趣横生的创意、个性化的祝福,令月饼也“时尚”了一把。刘小姐说,这种送月饼的方式,时尚环保又省钱,还可以表达自己的心意,自己也打算亲手制作几个电子3D月饼送给朋友。
同乡趁中秋聚会畅谈乡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是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节日,客居他乡的人总是泛起一丝乡愁,在异地,乡情总是牵动着每一个老乡的心,记者了解到,趁着中秋节到来之际,不少外来人员举办聚会,加深乡谊,共叙乡情。
中秋节到了,年轻的小方上半年才远离家乡和父母,来到河源工作,因为是第一次离家,身边又没有任何朋友陪伴,小方不免感到孤独和寂寞。这时,他在同乡QQ里发现了老乡们发出的聚会号召,内容是中秋节大家一起过,聚餐、爬山、赏月等。于是,小方报了名。
在河源已成家立业的安徽青年吴先生依旧清晰地记得刚来河源时的第一次同乡聚会。“虽然那一次聚会已过去几年了,但依旧仿佛发生在昨天一样。”吴先生说:“那时是第一次离开家,来到陌生的地方,感觉很孤独,也很无所适从。幸好当初认识了那么多亲切的老乡,才在最短时间内调整好想家的心情,也消除了孤独感。”
据了解,在河源,有很多来自不同省市的人都自发组织了同乡会,中秋节这个团圆的节日成了他们聚会的最佳时机,这时他们会组织很多同乡一起,或旅游,或聚餐,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联系感情,以慰乡愁。
中秋阵雨相伴恐难赏月
过一个浪漫的中秋节,赏月毫无疑问十分重要,但前两天阵雨时不时来袭,似乎浇熄了大家对于赏月的憧憬。市气象台预计,受弱冷空气南下影响,中秋节我市多云有阵雨天气,恐难赏月。不仅如此,大家出门游玩访友时,可别忘了携带雨具。
气象部门预计,受弱冷空气南下影响,中秋节当天即12 日,我市多云有阵雨,气温23 到33℃。由于云量较多,又有间歇性阵雨,市民要想赏月恐怕得失望了。
气象部门提醒,这个假期天气并不稳定,有阵性降水,对出行不利,需外出活动时,记得携带雨具,注意防雨防雷,驾车外出的市民要谨慎驾驶,注意安全。另外,过了 “白露”节气,早晚的天气将会渐渐清凉,市民要注意保暖,保重身体健康,体质差的人更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
中秋柚子价格虽涨仍受宠
眼下是柚子开始大量上市的时候,市民家里面过中秋一般都会买点柚子之类的时鲜应节水果回去,记者走访水果市场就发现,虽然今年的柚子价格比去年略有提高,但仍有许多市民购买柚子。
据了解,历来柚子都是中秋节的必备品之一。前日,记者在市区老城看到,从水果街到长塘路,不少水果档口的柚子已经堆满了店内店外,不过价格就稍微有点高,无论批发零售都比去年有所上涨。一家水果档的老板告诉记者,从8月中下旬开始,柚子就已经开始上市了,目前的零售价格在3 元至3.5 元之间,虽然比去年贵,但因为正值中秋,前来购买的市民还真不少,成了柚子销售的高峰期。
正在挑选柚子的周女士告诉记者,过节嘛就要好彩头,“柚”与“佑” 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而且,大人小孩吃多了甜月饼,再吃点清甜中略带酸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
本版组稿 朱许龙 黄丹
上一篇:中秋国庆在市区道路超限超载将被严查
下一篇:大客车与大货车相撞致25人受伤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