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新丰江迷”用镜头“介绍”新丰江

蔡阿婆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河源(新丰江)还有这样的一个阔叶林海是珍贵的,从学术上看石坪,更有价值,建议有关单位重视保护,我省林学权威徐燕千教授看了考察图片资料也表示赞赏。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下旬。”这是童子栋28 年前写的一篇日记。日记有些发黄,与一沓发黄的老照片放在一起,显得珍贵。

      日前,家住老城的蔡姨在整理旧物品时,偶然发现了这些珍贵的资料。蔡姨说,丈夫童子栋生前是个“摄影迷”,也是个“新丰江迷”。翻阅这些旧资料,一位老人与新丰江的故事渐渐显露出来。

      两次参加库区考察

      新丰江自从建库起,就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很多知名专家学者到新丰江库区考察。这从老人留下的照片和资料中可见一斑。

      这些旧照片中,记者还发现了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主任、全国有名林业专家徐燕千教授1984 年12 月考察新丰江库区时的旧照片。

      当年,徐燕千率专家学者6 人在库区考察长达半个多月,而给考察组带路并负责介绍的就是童子栋。

      记者在最近出版的河源移民志里看到了徐燕千撰写的对新丰江的考察报告,认为“新丰江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一块绿洲。新丰江的山林是世界上少有的森林类型。新丰江比鼎湖及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好,比南昆山都好。”记者看到,这些旧资料中有一本题为《秀丽风光宝贵山林》的画册显得比较珍贵,上面记载了 1984 年时任河源县政协主席朗佐林带队考察新丰江的情景。1984 年夏秋间,朗佐林组织了包括农技师童子栋在内的以科技人员为主的8 人视察团,进行了为期8 天的库区考察。童子栋在考察日记中写道,当时为了考察禅梨坳200 多年的桔树,曾一天来回步行了80 华里,尤是辛苦。

      用镜头介绍新丰江

      其实,提出保护新丰江石坪地区的阔叶林海的建议,童子栋是在实地考察过后提出的。1983 年9 月中旬即17 日至20 日,他受文化馆候伟波之约到新丰江山区拍摄山林照片,专程到石坪考察。回来后,他写了一篇《石坪山林考察纪实》。他写道,石坪因交通不便,山林仍保持原始自然林面貌,绝大部分是阔叶林,且种类繁多,有不少稀有林木,生态平衡,未受到破坏,根本没有病虫害,故形成有特殊自然条件的一个林区。

      1985 年8 月,广东画报摄影记者黄福平在童子栋的带领下,到新丰江拍摄景物6 天,以“青山绿水新丰江”为题选登在同年的广东画报。1987 年5 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作家苏炜、广东旅游出版编辑吴少秋、广州外语学院教师钟勇、广州智力开发影视中心策划区进、广东电视台记者牛芸5 人来到库区,由童子栋带队深入石坪原始林区考察。

      当年在河源提到新丰江,一说起童子栋,很少有人不知道。1987 年广东电视台《文化长廊》栏目中播出了《寻古觅趣新丰江》,首次从旅游的视觉介绍库区风光,就由时任河源县新华书店老干部童子栋担任主角。

      呼吁保护石坪原始森林

      在这些旧资料中,老人也为保护新丰江原始森林不力而担忧。老人在日记中说,就在这一内陆宝岛(指新丰江)上,还有较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据1980 年林业资源普查,有原始森林面积11.8 万亩。可惜近几年里,就破坏了十万亩的原始森林,现在保存下石坪的1.8 万多亩。

      童子栋当年在石坪拍摄的照片,有一些是反映当年山民晒山楂的情景。今年40多岁的童云火就是照片中的人物之一。这位当年晒山楂的山民,如今已是种植近万亩茶园的茶商。童云火告诉记者,当年石坪山经济落后,山民只通过收获山楂换点零花钱,现在大面积发展高山茶种植,多数走上致富路。

      令童云火印象深刻的是,童子栋当年就告诫他们说这些原始森林是无价之宝,要保护好,不能破坏掉了。这令他们很是感动,他们也教育后代要以保护山林为重,不能乱砍滥伐。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8旬阿婆当“黑户”十余年 当地派出所帮忙解决
下一篇:500多名街坊共享百家宴齐叙邻里情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