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做新闻是与时间比赛
工作感言:我一直相信,困难和日子一样,不断来临但总会过去。
“做新闻就是和时间比赛”,在石林眼里,时间就是效率,抢夺一分一秒的时间,把最新发生的事件及时地发布在媒体上,让受众第一时间知情,是一名新闻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6 年,刚从大学毕业的石林进入河源广播电视台,成为了一名《说事》记者。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日晒雨淋,锻炼了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因表现出色,三年后,他被调入《河源新闻联播》。在这个要求更高的栏目里,石林依然冲锋在前,屡屡出色地完成各项报道任务,所采写的主题报道多次在省台和中央台播出。
2009年9月15日,是让石林难于忘怀的一个日子。当天下午6 点,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在广州成功竞得省第五批5 亿元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为了在异地及时报道这一重大消息,他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精心制作了一期新闻专题《梅开二度——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再次竞得5 亿元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并于当晚8 点前将稿件、电视新闻画面传送回河源。节目播出后,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开创了河源广播电视台异地做新闻专题的先河。 “只有争分夺秒,抢在时间的前面,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谈起这件事,石林至今仍很兴奋。
2010 年,石林开始从事电视栏目的监制工作。在各种新媒体风起云涌的今天,电视媒体处处受到挑战,对此,石林思考了很多。他说,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电视人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创新节目形式,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特点,才能让观众喜闻乐见。他也一直为之努力探索。
从冲锋在一线的采编记者,到退守幕后的栏目监制,身份虽然有所转变,但对新闻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却不断地升温。从业的五年,石林多次获得省、市电视新闻各类奖项。其中,《新闻特写:激流中的生命壮歌》获得2010年广东省电视新闻二等奖和河源市一等奖、《市区幼童接连失踪,全城关注》获得2009年度河源市电视新闻类一等奖。
面对荣誉,石林并没有自满。他说,前面的路还长,自己不会停下追求的脚步。
本报记者 蒋安春
个人资料:
石林,男,1982 年生。2006 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河源广播电视中心专题部工作,参与《说事》栏目。 2009 年调到《河源新闻联播》,从事时政新闻采编工作,2010 年从一线记者转为该栏目的副监制。现为《晚间时分》栏目监制。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