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记者叶飞娜作为记者很优秀作为母亲则“不及格”
工作感言:我是记者,我时刻奔赴在新闻报道的路上。
自信、时尚、幽默,对生活永远充满了色彩和激情,这是叶飞娜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因为向往,8 年前,她半路出家成为了一名新闻记者,在忙碌中践行着记者这个职业的责任与担当,体味着工作带来的酸甜苦辣。但对工作和生活,她始终保持着一份乐观与豁达。
2004 年,叶飞娜进入连平县广播电视台,从这以后,6 个“W” 成了她每天必须要记录和思考的内容。那时的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第一次出去采访,便因为不敢向有关单位了解背景材料,写出的新闻稿件内容不够详实,受到编审人员的批评。从那以后,她开始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积极思考和学习。每当接到一个新任务,叶飞娜都会提前做好采访准备,遇到不清楚的就向同事请教。由于坚持不辍地学习,她采写的新闻稿件有了很大的进步,性格也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叶飞娜是个非常好学的人,在她怀孕的那段时间,她通过向同事请教和自学,学会了电视新闻视频编辑制作。休完产假后,又主动要求领导让她学习摄像,十几斤重的摄像机压在柔弱的肩膀上,她没有觉得苦和累,反而觉得更加地踏实了。
8 年来,叶飞娜几乎走遍了连平县城的大街小巷和各个乡镇村居,用镜头和笔记录着连平经济、社会、民生的发展变化。她的新闻作品曾多次在省、市各类新闻奖项中获奖。
作为一名记者,叶飞娜领回来的一摞摞荣誉证书足以证明她的优秀;可作为一名母亲和妻子,她却觉得亏欠家人太多。她说,自己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儿子一个人在校门口等着妈妈来接他放学,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合家团圆的节日,她还在新闻现场忙碌着。
尽管如此,叶飞娜依然热爱着这份工作。她说,自己不仅仅是在记录和传播一些信息,更是在用心传递一种信念、解读一个时代。她坚信,只要学习不止,脚步不停,思考不歇,激情不冷却,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
个人资料:
叶飞娜,女,31 岁,大专学历,连平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编辑、记者。2004 年3 月从事新闻工作,长期奔波在新闻工作一线,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先后参与了当地大型活动的宣传报道。她参与的广播新闻专题《农民欧阳仲侬:二胡拉出和谐生活》、《煌煌官箴警后人》先后在省、市新闻评选中获奖。
本报记者 蒋安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